带革字的成语 (73个)
-
1
马革裹尸
- 成语拼音:
- [mǎ gé guǒ shī]
- 成语解释:
-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
2
革故鼎新
- 成语拼音:
- [gé gù dǐng xīn]
- 成语解释:
-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旧的。
- 成语出处:
- 《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3
西装革履
- 成语拼音:
- [xī zhuāng gé lǚ]
- 成语解释:
-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成语出处:
- 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
4
偃革为轩
- 成语拼音:
- [yǎn gé wéi xuān]
- 成语解释:
-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 成语出处:
- 《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
5
偃革尚文
- 成语拼音:
- [yǎn gé shàng wén]
- 成语解释:
-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
-
6
偃革倒戈
- 成语拼音:
- [yǎn gé dǎo gē]
- 成语解释:
-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 成语出处:
- 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
7
移风革俗
- 成语拼音:
- [yí fēng gé sú]
- 成语解释:
-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 成语出处:
- 《魏书 高闾传》:“移风革俗,天保载定。”
-
8
洗削更革
- 成语拼音:
- [xǐ xuē gēng gé]
- 成语解释:
- 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
- 成语出处:
- 唐·杜牧《罪言》:“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
-
9
洗心革面
- 成语拼音:
- [xǐ xīn gé miàn]
- 成语解释:
-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 成语出处:
-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10
洗心革意
- 成语拼音:
- [xǐ xīn gé yì]
- 成语解释:
- 革:改变。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 成语出处:
- 《周书·苏绰传》:“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
11
洗心革志
- 成语拼音:
- [xǐ xīn gé zhì]
- 成语解释:
- 革:改变。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 成语出处:
- 《晋书·潘岳传》:“皆延颈以视,倾耳以听,希道慕企,洗心革志,想洙泗之风,歌来苏之惠。”
-
12
衽革枕戈
- 成语拼音:
- [rèn gé zhěn gē]
- 成语解释:
-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 成语出处:
- 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
13
泮林革音
- 成语拼音:
- [pàn lín gé yīn]
- 成语解释: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成语出处: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
14
鸟革翚飞
- 成语拼音:
- [niǎo gé huī fēi]
- 成语解释:
- 革:鸟张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鸡。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旧时形容宫室华丽。
- 成语出处:
- 《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
15
磨揉迁革
- 成语拼音:
- [mó róu qiān gé]
- 成语解释:
- 迁革:变化。通过磨练引导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
- 成语出处:
-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
16
马革盛尸
- 成语拼音:
- [mǎ gé shèng shī]
- 成语解释:
- 见“马革裹尸”。
- 成语出处:
-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
17
金革之难
- 成语拼音:
- [jīn gé zhī nàn]
- 成语解释: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
18
金革之世
- 成语拼音:
- [jīn gé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金革之世。”
-
19
金革之声
- 成语拼音:
- [jīn gé zh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
20
金革之患
- 成语拼音:
- [jīn gé zhī huàn]
- 成语解释:
- 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 成语出处:
- 汉·扬雄《长杨赋》:“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 革的成语,带革字的成语,包含革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