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
1
执文害意
- 成语拼音:
- [zhí wén hài yì]
- 成语解释:
- 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
2
主情造意
- 成语拼音:
- [zhǔ qíng zào yì]
- 成语解释:
- 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
3
真情实意
- 成语拼音:
- [zhēn qíng shí yì]
- 成语解释:
- 真实的情意。
- 成语出处:
- 明·李东阳《求退录·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喑合而偶中,固不待于教。”
-
4
瞻情顾意
- 成语拼音:
- [zhān qíng gù yì]
- 成语解释:
-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
-
5
自鸣得意
- 成语拼音:
- [zì míng dé yì]
- 成语解释:
-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 成语出处: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
6
自出新意
- 成语拼音:
- [zì chū xīn yì]
- 成语解释:
- 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
- 成语出处:
- 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
7
颐指如意
- 成语拼音:
- [yí zhǐ rú yì]
- 成语解释:
- 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形容随心所欲地指挥别人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
8
有意无意
- 成语拼音:
- [yǒu yì wú yì]
- 成语解释:
-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
9
扬扬得意
- 成语拼音:
- [yáng yáng dé yì]
- 成语解释:
-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
10
用心用意
- 成语拼音:
- [yòng xīn yòng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专心致志。
- 成语出处:
- 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
-
11
依心像意
- 成语拼音:
- [yī xīn xiàng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称心如意。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者不拘那里天有缘在,等待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好女儿为妻,方了平生之愿!”又卷四:“张廪生如此算计,若是后来依心像意,真是天没眼睛了。”
-
12
云情雨意
- 成语拼音:
- [yún qíng yǔ yì]
- 成语解释:
- 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 成语出处:
- 宋·袁去华《浣溪沙》词:“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
-
13
移情遣意
- 成语拼音:
- [yí qíng qiǎn yì]
- 成语解释:
- 变易情志,消遣烦闷。
- 成语出处:
- 严复《救亡决论》:“若夫词章一道,本无经济殊科,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恍迷离,皆足以移情遣意。”
-
14
以辞害意
- 成语拼音:
- [yǐ cí hài yì]
- 成语解释:
-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
15
以词害意
- 成语拼音:
- [yǐ cí hài yì]
- 成语解释:
- 见“以辞害意”。
- 成语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
16
言不尽意
- 成语拼音:
- [yán bù jìn yì]
- 成语解释:
-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17
言不达意
- 成语拼音:
- [yán bù dá yì]
- 成语解释:
- 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 成语出处: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
-
18
言不逮意
- 成语拼音:
- [yán bù dǎi yì]
- 成语解释:
- 见“言不达意”。
- 成语出处:
- 宋·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窃恐辞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辄露所见,求益左右。”
-
19
心知其意
- 成语拼音:
- [xīn zhī qí yì]
- 成语解释:
- 意:意义。心中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艺的要领。
- 成语出处:
- 《史记 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20
小心在意
- 成语拼音:
- [xiǎo xīn zài yì]
- 成语解释:
- 指做事十分认真与谨慎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晁盖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来。’”
* 最后一个字是意的成语,意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