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意的成语 (6个)

1

得意忘形

成语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成语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成语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

得意扬扬

成语拼音:
[dé y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

春意盎然

成语拼音:
[chūn yì àng rán]
成语解释: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成语出处:
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4

得意洋洋

成语拼音:
[dé y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5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成语拼音:
[zhuó yì zāi huā huā bù fā,wú yì chā liǔ liǔ chéng yīn]
成语解释:
着意:用心。有心栽种的花没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6

诛意之法

成语拼音:
[zhū yì zhī fǎ]
成语解释:
诛:惩罚,责备。以意图和动机论罪,不问实际结果如何。也指深刻的议论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集注:“夹子之言,亦《春秋》诛意之法也。”
7

恣意妄为

成语拼音:
[zì yì wàng wéi]
成语解释:
任意胡作非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
8

恣意妄行

成语拼音:
[zì yì wàng xíng]
成语解释:
恣意:任意,随意;妄行: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汉书 杜周传》:“曲阳侯要前为三公辅政,知赵昭仪杀皇子,不辄白奏,反与赵氏比周,恣意妄行。”
9

至意诚心

成语拼音:
[zhì yì chéng xīn]
成语解释:
至意:诚意。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
明·阙名《万国来朝》第二折:“则为我至意诚心,忠肝义胆,我也并无偏背。”
10

执意不从

成语拼音:
[zhí yì bù cóng]
成语解释:
执:坚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他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若执意不从,惹他性起,一时翻过脸来,骂一顿,打一顿,你待走上天去。”
11

执意不回

成语拼音:
[zhí yì bù huí]
成语解释: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
成语出处: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12

眼意心期

成语拼音:
[yǎn yì xīn qī]
成语解释:
期:期望。眼中意会,心中期许。指嘴上虽然没说话,但双方的目光交流,心意相通
成语出处:
唐·韩偓《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13

有意无意

成语拼音:
[yǒu yì wú yì]
成语解释: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14

以意为之

成语拼音:
[yǐ yì wéi zhī]
成语解释: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15

寓意深长

成语拼音:
[yù yì shēn cháng]
成语解释: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成语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16

以意逆志

成语拼音:
[yǐ yì nì zhì]
成语解释: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7

一意孤行

成语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成语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18

迎意承旨

成语拼音:
[yíng yì chéng zhǐ]
成语解释:
旨:意图。善于迎合,顺承受别人的心意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刘氏多智,善迎意承旨,其他嫔御莫得进见。”
19

先意希旨

成语拼音:
[xiān yì xī zhǐ]
成语解释:
同“先意承志”。
成语出处:
唐·陈鸿《长恨歌传》:“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20

先意承颜

成语拼音:
[xiān yì chéng yán]
成语解释:
同“先意承志”。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
* 第二个字是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