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
1
章句之徒
- 成语拼音:
- [zhāng jù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 成语出处:
- 见“章句小儒”。
-
2
严师出高徒
- 成语拼音:
- [yán shī chū gāo tú]
- 成语解释:
- 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 成语出处:
-
3
缨緌之徒
- 成语拼音:
- [yīng ruí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人,指社会上层人士
- 成语出处: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
4
与古为徒
- 成语拼音:
- [yǔ gǔ wéi tú]
- 成语解释:
- 古:古人,古代;徒:同类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
5
烟波钓徒
- 成语拼音:
- [yān bō diào tú]
- 成语解释:
-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
6
宵小之徒
- 成语拼音:
- [xiāo xiǎo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宵小:盗贼。指盗匪坏人之流
- 成语出处:
- 清·黄六鸿《城厢·防守》:“外有旷僻无人之地,恐宵小从此出入。”
-
7
穴处之徒
- 成语拼音:
- [xué chǔ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穴:洞;处:居。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
8
亡命之徒
- 成语拼音:
- [wáng mìng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成语出处:
- 《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
9
无耻之徒
- 成语拼音:
- [wú chǐ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 成语出处:
-
10
饕餮之徒
- 成语拼音:
- [tāo tiè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比喻贪吃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
11
市井之徒
- 成语拼音:
- [shì jǐng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
12
实繁有徒
- 成语拼音:
- [shí fán yǒu tú]
- 成语解释:
- 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13
实蕃有徒
- 成语拼音:
- [shí fān yǒu tú]
- 成语解释:
- 见“实繁有徒”。
- 成语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14
木石为徒
- 成语拼音:
- [mù shí wéi tú]
- 成语解释:
- 徒:同类。与树木石头为伴。指寄情山水,不问世事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柳宗元传》:“用是更乐暗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
15
名师出高徒
- 成语拼音:
- [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 成语解释:
-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成语出处:
- 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
16
酒色之徒
- 成语拼音:
- [jiǔ sè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嗜酒好色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
17
好事之徒
- 成语拼音:
- [hào shì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 成语出处:
- 《孔丛子 答问》:“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
18
好色之徒
- 成语拼音:
- [hào sè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好:喜欢;色:情欲;徒:人(多指坏人)。贪爱女色;玩弄女性的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19
狐鼠之徒
- 成语拼音:
- [hú shǔ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
20
高阳酒徒
- 成语拼音:
- [gāo yáng jiǔ tú]
- 成语解释:
-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最后一个字是徒的成语,徒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