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1

冤假错案

成语拼音:
[yuān jiǎ cuò àn]
成语解释:
冤案、假案、错案的合称
成语出处:
冰心《痛悼胡耀邦同志》:“他狠抓落实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的政策。”
2

萤窗雪案

成语拼音:
[yíng chuāng xuě àn]
成语解释:
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成语出处:
《晋书 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3

未了公案

成语拼音:
[wèi liǎo gōng àn]
成语解释: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4

头没杯案

成语拼音:
[tóu mò bēi àn]
成语解释: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5

三头对案

成语拼音:
[sān tóu duì àn]
成语解释: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7回:“今天人们都在此处,咱们三头对案的说一说。”
6

三曹对案

成语拼音:
[sān cáo duì àn]
成语解释:
指审问对质。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7

齐眉举案

成语拼音:
[qí méi jǔ àn]
成语解释:
同“举案齐眉”。
成语出处:
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8

南山铁案

成语拼音:
[nán shān tiě àn]
成语解释: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成语出处:
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9

画眉举案

成语拼音:
[huà méi jǔ àn]
成语解释: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成语出处:
《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 最后一个字是案的成语,案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