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
1
垂头丧气
- 成语拼音:
- [chuí tóu sàng qì]
- 成语解释:
-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2
扬眉吐气
- 成语拼音:
- [yáng méi tǔ qì]
- 成语解释: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成语出处:
-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3
一鼓作气
- 成语拼音:
- [yī gǔ zuò qì]
- 成语解释: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4
沆瀣一气
- 成语拼音:
- [hàng xiè yī qì]
- 成语解释:
-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
5
灰心丧气
- 成语拼音:
- [huī xīn sàng qì]
- 成语解释:
- 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 成语出处:
- 明 吕坤《呻吟语 下 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
6
浩然正气
- 成语拼音:
- [hào rán zhèng qì]
- 成语解释:
- 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 成语出处:
- 老舍《兔儿爷》:“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
-
7
乌烟瘴气
- 成语拼音:
- [wū yān zhàng qì]
- 成语解释:
-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
8
回肠荡气
- 成语拼音: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成语解释:
- 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耐人寻味。
- 成语出处:
- 清 龚自珍《夜坐》:“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
9
正正气气
- 成语拼音:
- [zhèng zhèng qì qì]
- 成语解释:
- 正派。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程朝奉]虽是缠得熟分了,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一时也勾搭不上。”
-
10
重足屏气
- 成语拼音:
- [zhòng zú píng qì]
- 成语解释:
- 谓畏惧之甚。
- 成语出处:
- 《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
11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 成语拼音:
-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miè zì jǐ zhì qì]
- 成语解释:
- 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 成语出处:
- 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
12
重迹屏气
- 成语拼音:
- [zhòng jì píng qì]
- 成语解释:
- 见“重足屏气”。
- 成语出处:
- 《北齐书·酷吏传·卢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卢校事。”《北史·恩幸传·穆提婆》:“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迹屏气。”
-
13
直节劲气
- 成语拼音:
- [zhí jié jìn qì]
- 成语解释:
- 劲:强。指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 成语出处:
- 《明史·王廷传》:“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
14
珠光宝气
- 成语拼音:
- [zhū guāng bǎo qì]
- 成语解释:
- 形容衣服、饰物华丽、光采四射。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采。
- 成语出处:
-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
15
占风望气
- 成语拼音:
- [zhān fēng wàng qì]
- 成语解释:
- 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 成语出处:
- 明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壬辰以外察原任去官,四君者……真实可惜;其它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
16
阴阳怪气
- 成语拼音:
- [yīn yáng guài qì]
- 成语解释: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成语出处: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
17
异香异气
- 成语拼音:
- [yì xiāng yì qì]
- 成语解释:
- 特异的香味和气息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拾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
-
18
英雄短气
- 成语拼音:
- [yīng xióng duǎn qì]
- 成语解释:
- 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
-
19
一团和气
- 成语拼音:
- [yī tuán hé qì]
- 成语解释:
-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
20
颐神养气
- 成语拼音:
- [yí shén yǎng qì]
- 成语解释:
- 犹言颐神养性。
- 成语出处:
- 金·马钰《满庭芳》词:“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
* 最后一个字是气的成语,气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