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1

开卷有益

成语拼音:
[kāi juàn yǒu yì]
成语解释: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成语出处:
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

集思广益

成语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3

斟酌损益

成语拼音:
[zhēn zhuó sǔn yì]
成语解释:
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4

有损无益

成语拼音:
[yǒu sǔn wú yì]
成语解释:
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成语出处: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
5

一谦四益

成语拼音:
[yī qiān sì yì]
成语解释: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6

有害无益

成语拼音:
[yǒu hài wú yì]
成语解释:
有坏处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那是有害无益的。”
7

徒劳无益

成语拼音:
[tú láo wú yì]
成语解释: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成语出处:
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8

徒费无益

成语拼音:
[tú fèi wú yì]
成语解释:
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9

日增月益

成语拼音:
[rì zēng yuè yì]
成语解释: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语出处:
《元史·食货志》:“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
10

日滋月益

成语拼音:
[rì zī yuè yì]
成语解释:
见“日益月滋”。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则用力百倍矣。”
11

满招损,谦受益

成语拼音: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成语解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12

买菜求益

成语拼音:
[mǎi cài qiú yì]
成语解释:
比喻争多嫌少。
成语出处:
《高士传·严光》:“买菜乎?求益也。”
13

进退损益

成语拼音:
[jìn tuì sǔn yì]
成语解释:
增减变动。
成语出处:
南朝·宋·慧琳《武丘法纲法师诔》:“来不濡足,去不绝……进退损益。”
14

积思广益

成语拼音:
[jī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
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集,亦作“积”。
15

既得利益

成语拼音:
[jì dé lì yì]
成语解释: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成语出处: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16

大有裨益

成语拼音:
[dà yǒu bì yì]
成语解释: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成语出处:
《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 最后一个字是益的成语,益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