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1

做神做鬼

成语拼音:
[zuò shén zuò guǐ]
成语解释:
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四七回:“既这么样,怎么不进来,以做神做鬼的?”
2

装神做鬼

成语拼音:
[zhuāng shén zuò guǐ]
成语解释:
装扮鬼神。比喻故弄玄虚蒙骗人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8回:“还说是看漏哩,装神做鬼的里应外合,还叫他舍仔张老实、李老实哩。”
3

装神弄鬼

成语拼音:
[zhuāng shén nòng guǐ]
成语解释:
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12出:“我舞得,弹得,唱得。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装神弄鬼。”
4

召神弄鬼

成语拼音:
[zhào shén nòng guǐ]
成语解释:
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成语出处:
5

装神扮鬼

成语拼音:
[zhuāng shén bàn guǐ]
成语解释:
装扮鬼神。比喻故弄玄虚蒙骗人
成语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8回:“你且装神扮鬼,将窗子、衣服、锁子丢在房内院外,饰人的耳目。”
6

钟馗捉鬼

成语拼音:
[zhōng kuí zhuō guǐ]
成语解释:
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成语出处:
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7

捉鬼放鬼

成语拼音:
[zhuō guǐ fàng guǐ]
成语解释:
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
成语出处:
8

疑心生暗鬼

成语拼音:
[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成语解释:
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成语出处:
宋 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9

疑心生鬼

成语拼音:
[yí xīn shēng guǐ]
成语解释:
指无中生有地乱猜疑,导致自己吓唬自己
成语出处:
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10

疑神疑鬼

成语拼音:
[yí shén yí guǐ]
成语解释: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成语出处:
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11

疑神见鬼

成语拼音:
[yí shén jiàn guǐ]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少见多怪,一点点儿眉毛大的事儿,就疑神见鬼似地!”
12

疑人疑鬼

成语拼音:
[yí rén yí guǐ]
成语解释: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
13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成语拼音:
[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 de guǐ]
成语解释:
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14

一步一鬼

成语拼音:
[yī bù yī guǐ]
成语解释:
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15

吸血鬼

成语拼音:
[xī xuè guǐ]
成语解释: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成语出处:
16

闲神野鬼

成语拼音:
[xián shén yě guǐ]
成语解释:
迷信指流散的鬼神。多比喻不务正业,到处游逛,寻事生非的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有我们这样老无知老禽兽,不守本分,惯一招引闲神野鬼,上门闹吵。”
17

邪神野鬼

成语拼音:
[xié shén yě guǐ]
成语解释:
闲散的鬼神。比喻不务正业,到处闲逛,寻衅闹市的人
成语出处:
18

小气鬼

成语拼音:
[xiǎo qì guǐ]
成语解释:
一点一滴地积蓄钱的人或指吝啬鬼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咱组长不是小气鬼,人家是共产党员……”
19

心里有鬼

成语拼音:
[xīn lǐ yǒu guǐ]
成语解释: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成语出处: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20

替死鬼

成语拼音:
[tì sǐ guǐ]
成语解释:
指代人受难或承担罪责的人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拉出李歪鼻就是要找个替死鬼。”
* 最后一个字是鬼的成语,鬼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