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堂的成语 (6个)

1

满堂红

成语拼音:
[mǎn táng hóng]
成语解释: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2

楼堂馆所

成语拼音:
[lóu táng guǎn suǒ]
成语解释:
楼:高楼大厦;堂:殿堂;馆:宾馆;所:处所。泛指一切高档建筑物
成语出处:
邓小平《军队整顿的任务》:“有的部队请客送礼,修建楼堂馆所。”
3

肯堂肯构

成语拼音:
[kěn táng kěn gòu]
成语解释: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成语出处:
《尚书 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4

烘堂大笑

成语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语解释: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成语出处: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5

轰堂大笑

成语拼音: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语解释: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6

高堂大厦

成语拼音:
[gāo táng dà shà]
成语解释:
见“高楼大厦”。
成语出处: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7

殿堂楼阁

成语拼音:
[diàn táng lóu gé]
成语解释:
楼阁:两层以上的房屋。指各种建筑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成语出处:
《晋祠》:“在山上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搂阁和亭台桥榭。”
8

登堂入室

成语拼音:
[dēng táng rù shì]
成语解释: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成语出处: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9

处堂燕鹊

成语拼音:
[chǔ táng yàn què]
成语解释: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
10

处堂燕雀

成语拼音:
[chǔ táng yàn què]
成语解释: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成语出处: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第二个字是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