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则的成语 (6个)

1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成语拼音: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成语解释:
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成语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

一则一,二则二

成语拼音:
[yī zé yī,èr zé èr]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3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成语拼音: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成语解释: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4

盈则必亏

成语拼音:
[yíng zé bì kuī]
成语解释:
盈:圆。亏:缺。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形容物极必反。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5

行则思义

成语拼音:
[xíng zé sī yì]
成语解释:
行:行动;义:公正。行动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义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
6

喜则气缓

成语拼音:
[xǐ zé qì huǎn]
成语解释:
气缓:心气舒缓或和达。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和达,气机通利
成语出处:
《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7

行则连舆,止则接席

成语拼音:
[xíng zé lián yú,zhǐ zé jiē xí]
成语解释:
行:出行;舆:车子;止:休息;席:坐席。出行时车子相连,休息时座位相接。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8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成语拼音: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成语解释: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成语出处:
《孙卿子》:“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9

穷则思变

成语拼音:
[qióng zé sī biàn]
成语解释:
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0

勤则不匮

成语拼音:
[qín zé bù kuì]
成语解释:
匮:不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资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1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成语拼音:
[jī zé fù rén,bǎo biàn gāo yáng]
成语解释: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饿了就来归附,饱了就飞走了。比喻人不得志即来依附,得志时就远走高飞,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12

极则必反

成语拼音:
[jí zé bì fǎn]
成语解释:
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污。”
13

急则抱佛脚

成语拼音:
[jí zé bào fó jiǎo]
成语解释:
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成语出处: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14

合则留,不合则去

成语拼音:
[hé zé liú,bù hé zé qù]
成语解释:
合:投契,融洽。意见相合就留下共事,不合就离开
成语出处:
宋·苏轼《范增论》:“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项羽以成功名,陋矣。”
15

过则勿惮改

成语拼音:
[guò zé wù dàn gǎi]
成语解释:
过:过错,过失;惮:怕。有了过错,就不要怕去改正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16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成语拼音:
[dā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
成语解释:
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成语出处:
《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17

达则兼善天下

成语拼音: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8

典则俊雅

成语拼音:
[diǎn zé jùn yǎ]
成语解释:
端庄高雅而标致。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十四回:“一切张罗款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凤姐]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
19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成语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成语解释:
指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的人被称寇贼。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
成语出处:
孙中山《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
20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成语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成语解释: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第二个字是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