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屈的成语 (6个)

1

不屈不挠

成语拼音:
[bù qū bù náo]
成语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2

以屈求伸

成语拼音:
[yǐ qū qiú shēn]
成语解释:
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3

有屈无伸

成语拼音:
[yǒu qū wú shēn]
成语解释:
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4

小屈大申

成语拼音:
[xiǎo qū dà shēn]
成语解释: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5

小屈大伸

成语拼音:
[xiǎo qū dà shēn]
成语解释:
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6

首屈一指

成语拼音:
[shǒu qū yī zhǐ]
成语解释:
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成语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7

能屈能伸

成语拼音:
[néng qū néng shēn]
成语解释:
屈:弯曲;伸:伸直。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8

力屈势穷

成语拼音:
[lì qū shì qióng]
成语解释:
屈:竭,穷尽;穷:尽。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
成语出处: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亡家徇国,方寸不乱。力屈势穷,排空落翰。”
9

理屈事穷

成语拼音:
[lǐ qū shì qióng]
成语解释:
理:理亏;穷:尽。道理上被压服,事情已到了山穷水尽
成语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奏劾博士顾雅等》:“既被摧摄,二三日甫输帖,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
10

龙屈蛇伸

成语拼音:
[lóng qū shé shēn]
成语解释: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成语出处:
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11

力屈计穷

成语拼音:
[lì qū jì qióng]
成语解释: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成语出处:
《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12

理屈词穷

成语拼音:
[lǐ qū cí qióng]
成语解释: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3

力屈道穷

成语拼音:
[lì qū dào qióng]
成语解释: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成语出处:
《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14

诘屈磝碻

成语拼音:
[jié qū bìng zhòu]
成语解释:
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成语出处:
清·朱克敬《瞑庵杂识》第一卷:“士以江西优人来,登场歌舞,诘诘屈磝碻,不可听。”
15

诘屈謷牙

成语拼音:
[jié qū dà yá]
成语解释:
同“诘曲聱牙”。
成语出处:
清·陈田《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允矣。”
16

佶屈聱口

成语拼音:
[jí qū áo kǒu]
成语解释:
佶屈:曲折、不通顺;聱口:不顺口。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成语出处:
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
17

佶屈聱牙

成语拼音:
[jí qū áo yá]
成语解释:
佶屈:曲折、不通顺;聱牙:拗口、不上口。形容文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18

诘屈聱牙

成语拼音:
[jié qū áo yá]
成语解释:
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19

蠖屈蜗潜

成语拼音:
[huò qū wō qián]
成语解释:
蠖:尺蠖;蜗:蜗牛。形容房屋极为低矮和窄小
成语出处:
清·陆硎《低低屋》:“不如且入低低屋,团蒲枕瓦方床竹,蠖屈蜗潜聊自足。”
20

蠖屈求伸

成语拼音:
[huò qū qiú shēn]
成语解释:
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第二个字是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