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席的成语 (6个)

1

一席之地

成语拼音:
[yī xí zhī dì]
成语解释:
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成语出处:
《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2

枕席过师

成语拼音:
[zhěn xí guò shī]
成语解释:
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成语出处: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3

枕席还师

成语拼音:
[zhěn xí hái shī]
成语解释:
见“枕席过师”。
成语出处:
唐·李德裕《赠王茂元司徒制》:“必当樽俎制胜,枕席还师,势如风霆,功在刻漏。”
4

摇席破座

成语拼音:
[yáo xí pò zuò]
成语解释:
谓在饮宴中中途离席。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哥哥,你不达理!这般御酒不吃,摇席破座的,且去看甚么哩?”
5

摇席破坐

成语拼音:
[yáo xí pò zuò]
成语解释:
见“摇席破座”。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2回:“且教他孝顺席尊众亲两套词儿着,你这狗才就这等摇席破坐的。”
6

虚席以待

成语拼音:
[xū xí yǐ dài]
成语解释:
空着位置等待
成语出处: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
7

温席扇枕

成语拼音:
[wēn xí shàn zhěn]
成语解释:
见“温枕扇席”。
成语出处:
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子之承亲,温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舆共寝。”
8

扇席温枕

成语拼音:
[shàn xí wēn zhěn]
成语解释:
见“扇枕温席”。
成语出处:
《南史·刘苞传》:“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扇席温枕,叔父绘常叹伏之。”
9

孔席墨突

成语拼音:
[kǒng xí mò tū]
成语解释: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成语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10

孔席不暖

成语拼音:
[kǒng xí bù nuǎn]
成语解释:
亦作“孔席不㈣”。谓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11

卷席而居

成语拼音:
[juàn xí ér jū]
成语解释: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成语出处:
唐·沈亚之《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
12

卷席而葬

成语拼音:
[juàn xí ér zàng]
成语解释:
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成语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13

挂席为门

成语拼音:
[guà xí wéi mén]
成语解释:
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成语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
14

割席断交

成语拼音:
[gē xí duàn jiāo]
成语解释:
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5

割席分坐

成语拼音:
[gē xí fēn zuò]
成语解释: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6

夺席谈经

成语拼音:
[duó xí tán jīng]
成语解释:
本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见解高明,议论超过当代名流,压倒众人。亦作“夺戴凭席”。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 第二个字是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