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庸的成语 (6个)

1

毋庸置疑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ì yí]
成语解释:
毋庸:不必。不必怀疑
成语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七章:“胜利仍操我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2

附庸风雅

成语拼音:
[fù yōng fēng yǎ]
成语解释: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3

中庸之道

成语拼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成语解释: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4

庸庸碌碌

成语拼音:
[yōng yōng lù lù]
成语解释: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无能的样子。指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5

无庸赘述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uì shù]
成语解释:
用不着多说。
成语出处:
6

无庸置疑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ì yí]
成语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4章:“无庸置疑,处在他眼下的地位,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7

无庸置辩

成语拼音:
[wú yōng zhì biàn]
成语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成语出处:
郭沫若《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尊重民族形式并不是复古,那是无庸置辩的。”
8

无庸讳言

成语拼音:
[wú yōng huì yán]
成语解释:
不必忌讳这样说。
成语出处:
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9

平庸之辈

成语拼音:
[píng yōng zhī bèi]
成语解释: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10

昏庸无道

成语拼音:
[hūn yōng wú dào]
成语解释: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11

砭庸针俗

成语拼音:
[biān yōng zhēn sú]
成语解释: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成语出处:
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 第二个字是庸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