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权的成语 (6个)
-
1
专权恣肆
- 成语拼音:
- [zhuān quán zì sì]
- 成语解释:
- 专权:独揽大权;恣肆:放纵,没有约束。大权独揽,肆意胡为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
-
2
专权误国
- 成语拼音:
- [zhuān quán wù guó]
- 成语解释:
- 专权:独断行事。指坏人独揽大权,贻误国家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此指严嵩、严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闻其专权误国……朕当即为处分,卿不可外泄于人。”
-
3
争权攘利
- 成语拼音:
- [zhēng quán rǎng lì]
- 成语解释:
- 见“争权夺利”。
- 成语出处:
- 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
4
专权擅势
- 成语拼音:
- [zhuān quán shàn shì]
- 成语解释:
- 独揽大权,独断专行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先王之时,春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制官事。”
-
5
招权纳贿
- 成语拼音:
- [zhāo quán nà huì]
- 成语解释:
- 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 成语出处:
-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
-
6
招权纳赂
- 成语拼音:
- [zhāo quán nà lù]
- 成语解释:
- 见“招权纳贿”。
- 成语出处:
- 《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
-
7
招权纳赇
- 成语拼音:
- [zhāo quán nà qiú]
- 成语解释:
- 见“招权纳贿”。
- 成语出处:
- 《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
-
8
专权跋扈
- 成语拼音:
- [zhuān quán bá hù]
- 成语解释:
- 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蛮不讲理
- 成语出处:
- 《清朝野史大观·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
-
9
争权夺利
- 成语拼音:
- [zhēng quán duó lì]
- 成语解释:
-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 成语出处:
-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
10
有权有势
- 成语拼音:
- [yǒu quán yǒu shì]
- 成语解释: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
11
应权通变
- 成语拼音:
- [yīng quán tōng biàn]
- 成语解释:
- 谓顺应机宜,采取变通的措施。
- 成语出处:
- 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
12
以权谋私
- 成语拼音:
- [yǐ quán móu sī]
- 成语解释: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
13
以权达变
- 成语拼音:
- [yǐ quán dá biàn]
- 成语解释:
- 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 成语出处:
- 清·王韬《变法自强》下:“不知时之所尚,势之所趋,终贵因事制宜,以权达变。”
-
14
挟权倚势
- 成语拼音:
- [xié quán yǐ shì]
- 成语解释:
- 挟:倚仗。凭借和倚仗权势
- 成语出处: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他本是个君子人则挟权倚势,吹一吹登时教人烟灭飞灰。”
-
15
通权达理
- 成语拼音:
- [tōng quán dá lǐ]
- 成语解释:
- 通晓权宜与事理。
- 成语出处:
- 汉·王粲《弹棋赋》序:“因行聘志,通权达理,六博是也。”
-
16
贪权慕禄
- 成语拼音:
- [tān quán mù lù]
- 成语解释:
- 贪:贪恋;慕:羡慕。贪恋权位,羡慕俸禄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且今日来代领印,出自圣裁,岂我贪权慕禄,而夺汝之兵柄耶!”
-
17
贪权窃柄
- 成语拼音:
- [tān quán qiè bǐng]
- 成语解释:
- 柄:权力。贪图权势,窃取权力
- 成语出处:
-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贪权窃柄者则曰:‘德如尧舜矣,焉用劳神!’”
-
18
通权达变
- 成语拼音:
- [tōng quán dá biàn]
- 成语解释:
-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
19
丧权辱国
- 成语拼音:
- [sàng quán rǔ guó]
- 成语解释:
- 丧:丧失;辱:屈辱;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 成语出处:
-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
20
攘权夺利
- 成语拼音:
- [rǎng quán duó lì]
- 成语解释:
- 犹言争权夺利。
- 成语出处:
-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 第二个字是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