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目的成语 (6个)
-
1
触目伤怀
- 成语拼音:
- [chù mù shāng huái]
- 成语解释:
- 见“触目伤心”。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
2
触目惊心
- 成语拼音:
- [chù mù jīng xīn]
- 成语解释:
-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 成语出处:
-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
3
刮目相看
- 成语拼音:
- [guā mù xiāng kàn]
- 成语解释: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4
鼠目寸光
- 成语拼音:
- [shǔ mù cùn guāng]
- 成语解释:
-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 成语出处:
-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
5
面目全非
- 成语拼音:
- [miàn mù quán fēi]
- 成语解释:
-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 成语出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
6
极目远眺
- 成语拼音:
- [jí mù yuǎn tiào]
- 成语解释:
- 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
7
鱼目混珠
- 成语拼音:
- [yú mù hùn zhū]
- 成语解释:
-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 成语出处:
-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8
满目疮痍
- 成语拼音:
- [mǎn mù chuāng yí]
- 成语解释:
-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 成语出处:
- 《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
9
一目了然
- 成语拼音:
- [yī mù liǎo rán]
- 成语解释:
-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
10
一目十行
- 成语拼音:
- [yī mù shí háng]
- 成语解释: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成语出处:
- 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
11
刮目相待
- 成语拼音:
- [guā mù xiāng dài]
- 成语解释:
-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12
睁目张须
- 成语拼音:
- [zhēng mù zhāng xū]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13
众目昭彰
- 成语拼音:
- [zhòng mù zhāo zhāng]
- 成语解释:
-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
14
纵目远望
- 成语拼音:
- [zòng mù yuǎn wàng]
- 成语解释:
- 纵目:放眼远望。放眼向远处眺望
- 成语出处:
- 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
15
众目所归
- 成语拼音:
- [zhòng mu suǒ guī]
- 成语解释:
- 归:归附,趋向。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处。形容一致赞赏
- 成语出处:
- 《宣和画谱·道释·辛澄》:“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士女倾城邑往观焉,……兹乃众目所归,不待较而可得矣。”
-
16
众目睽睽
- 成语拼音:
- [zhòng mù kuí kuí]
- 成语解释:
- 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意看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
17
众目共睹
- 成语拼音:
- [zhòng mù gòng dǔ]
- 成语解释: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亦作“众目共视”、“众目具瞻”。
- 成语出处:
- 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并即表身世,众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继。”
-
18
众目共视
- 成语拼音:
- [zhòng mù gòng shì]
- 成语解释: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
- 成语出处:
- 宋 欧阳修《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言一出则万口争传,众目共视,虽欲为私,其势不可。”
-
19
一目之士
- 成语拼音:
- [yī mù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志雅堂杂抄》:“此书成于元代,道学之风甚盛,而能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
20
悦目娱心
- 成语拼音:
- [yuè mù yú xīn]
- 成语解释:
-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 成语出处:
- 宋·张舜民《与石司理书》:“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
* 第二个字是目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