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血的成语 (6个)
-
1
热血沸腾
- 成语拼音:
- [rè xuè fèi téng]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情绪高昂;激动不已。
- 成语出处:
-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
2
碧血丹心
- 成语拼音:
- [bì xuè dān xīn]
- 成语解释:
-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
3
浴血奋战
- 成语拼音:
- [yù xuè fèn zhàn]
- 成语解释:
-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成语出处: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
4
浴血战斗
- 成语拼音:
- [yù xuè zhàn dòu]
- 成语解释:
-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成语出处:
- 茅盾《向鲁迅学习》:“不但鼓舞了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战斗的革命群众的士气,也使广大读者从书本联系到自己国家的现实,坚定了对革命的信仰。”
-
5
有血有肉
- 成语拼音:
- [yǒu xuè yǒu ròu]
- 成语解释: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成语出处:
- 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
6
以血洗血
- 成语拼音:
- [yǐ xuè xǐ xuè]
- 成语解释:
- 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
7
饮血茹毛
- 成语拼音:
- [yǐn xuè rú máo]
- 成语解释:
-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成语出处:
-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
8
以血偿血
- 成语拼音:
- [yǐ xuè cháng xuè]
- 成语解释:
- 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 成语出处:
- 鲁迅《忽然想到》:“倘有敌人,我们就早该抽刃而起,要求‘以血偿血’了。”
-
9
饮血崩心
- 成语拼音:
- [yǐn xuè bēng xīn]
- 成语解释:
- 血泪满面,心为之碎。形容极度悲痛。
- 成语出处:
- 明·陈子龙《兵垣奏议·募练水师疏》:“忽闻神京沦陷,先帝升遐,饮血崩心,呼号天地。”
-
10
鲜血淋漓
- 成语拼音:
- [xiān xuè lín lí]
- 成语解释: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成语出处:
-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
11
心血来潮
- 成语拼音:
- [xīn xuè lái cháo]
- 成语解释:
-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来潮:潮水上涨。
- 成语出处: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
-
12
吸血鬼
- 成语拼音:
- [xī xuè guǐ]
- 成语解释: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成语出处:
-
13
歃血为盟
- 成语拼音:
- [shà xuè wéi méng]
- 成语解释:
- 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 成语出处:
-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
14
歃血为誓
- 成语拼音:
- [shà xuè wéi shì]
- 成语解释:
- 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 成语出处: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
15
槊血满袖
- 成语拼音:
- [shuò xuè mǎn xiù]
- 成语解释:
- 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 成语出处:
- 唐·刘知畿《史通·模拟》:“至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于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
-
16
歃血而盟
- 成语拼音:
- [shà xuè ér méng]
- 成语解释:
- 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盟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李道彦传》:“诸将与之歃血而盟,赤辞信之。”
-
17
泣血枕戈
- 成语拼音:
- [qì xuè zhěn gē]
- 成语解释:
- 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 成语出处:
- 《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
18
泣血涟如
- 成语拼音:
- [qì xuè lián rú]
- 成语解释:
- 涟如:血泪不止。哭得流泪如同流血。形容极度悲伤
- 成语出处:
- 《周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
19
泣血稽颡
- 成语拼音:
- [qì xuè jī sǎng]
- 成语解释:
-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 成语出处:
- 巴金《家》:“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
20
泣血捶膺
- 成语拼音:
- [qì xuè chuí yīng]
- 成语解释:
- 形容悲痛到极点。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太太毕竟是个女人,没有气力,拗他不过,索性躺在楼板上,泣血捶膺的,一直哭到半夜。”
* 第二个字是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