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拉的成语 (22个)

1

摧枯拉朽

成语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成语解释:
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成语出处:
《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2

稀稀拉拉

成语拼音:
[xī xī lā lā]
成语解释:
稀少疏落,形容对自己要求不严,随随便便
成语出处:
丁玲《三日杂记》:“只看见好几个地方都是稀稀拉拉挤来挤去的羊群,而留在栏里的羊羔听到了外面老羊的叫唤。”
3

拖拖拉拉

成语拼音:
[tuō tuō lā lā]
成语解释: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4

推三拉四

成语拼音:
[tuī sān lā sì]
成语解释:
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拉四的。”
5

软不拉耷

成语拼音:
[ruǎn bù lā dā]
成语解释:
耷:松弛地下垂。指软弱无力,松弛下垂
成语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七回:“她伸手去吴和胯下抓住软不拉塌的‘小鸡鸡’,狠命一拽。”
6

跑肚拉稀

成语拼音:
[pǎo dù lā xī]
成语解释:
泻肚,拉肚子
成语出处:
7

老牛拉破车

成语拼音:
[lǎo niú lā pò chē]
成语解释:
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
成语出处:
吴强《红日》第六章:“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
8

九牛拉不转

成语拼音:
[jiǔ niú lā bù zhuàn]
成语解释: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9

胡子拉碴

成语拼音:
[hú zǐ lā chā]
成语解释: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10

丢三拉四

成语拼音:
[diū sān lā sì]
成语解释:
见“丢三落四”。
成语出处:
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11

摧朽拉枯

成语拼音:
[cuī xiǔ lā kū]
成语解释:
见“摧枯拉朽”。
成语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12

扯篷拉纤

成语拼音:
[chě péng lā qiàn]
成语解释: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
13

摧枯拉腐

成语拼音:
[cuī kū lā fǔ]
成语解释:
见“摧枯折腐”。
成语出处:
《三合会讨满清檄文》:“摧枯拉腐,破釜沉舟。”
14

吃喝拉撒

成语拼音:
[chī hē lā sā]
成语解释:
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指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六回:“我看着王爷三天吃喝拉撒睡,可有取贵之处。”
15

半半拉拉

成语拼音:
[bàn bàn lā lā]
成语解释: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 第三个字是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