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激的成语 (22个)

1

慷慨激昂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jī áng]
成语解释: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2

扬清激浊

成语拼音:
[yáng qīng jī zhuó]
成语解释: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成语出处: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3

群情激昂

成语拼音:
[qún qíng jī áng]
成语解释: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成语出处:
林语堂《买鸟》:“假使我有一天须现身在群情激昂的公众之前,想要消除一群恨我入骨欲得我而甘心的中国民众的怒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了。”
4

慷慨激烈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jī liè]
成语解释:
见“慷慨激昂”。
成语出处: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5

慷慨激扬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jī yáng]
成语解释:
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
《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6

感慨激昂

成语拼音:
[gǎn kǎi jī áng]
成语解释:
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成语出处: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魏禧]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摹画淋漓。”
7

唇如激丹

成语拼音:
[chún rú jī dān]
成语解释:
激丹:鲜明的红色。形容嘴唇红润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 第三个字是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