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至的成语 (22个)
-
1
止于至善
- 成语拼音:
- [zhǐ yú zhì shàn]
- 成语解释: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2
至再至三
- 成语拼音:
- [zhì zài zhì sān]
- 成语解释:
- 指一而再,再而三。
- 成语出处:
- 《尚书·多方》:“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妾隔帘故邀其满引,至再至三,终不肯出。”
-
3
至尊至贵
- 成语拼音:
- [zhì zūn zhì guì]
- 成语解释:
- 至:极。极其尊贵。
- 成语出处:
-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贵所以自敛,制不自恣纵之义也。”
-
4
至孅至悉
- 成语拼音:
- [zhì xiān zhì xī]
- 成语解释:
- 孅:通“纤”;悉:详尽。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
5
至纤至悉
- 成语拼音:
- [zhì xiān zhì xī]
- 成语解释:
- 纤:细微;悉:详尽。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 成语出处:
- 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
6
自惟至熟
- 成语拼音:
- [zì wéi zhì shú]
- 成语解释:
- 惟:思、想。自己考虑得已非常成熟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
7
自始至终
- 成语拼音:
- [zì shǐ zhì zhōng]
- 成语解释:
- 从开始到末了。也指一贯。
- 成语出处:
- 《宋书 谢灵运传》:“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竟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
8
至善至美
- 成语拼音:
- [zhì shàn zhì měi]
- 成语解释:
-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 成语出处:
-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
9
至圣至明
- 成语拼音:
- [zhì shèng zhì míng]
- 成语解释:
- 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 成语出处: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臣等闻玄祖之道,用慈俭为先;素王之风,以仁义是首,相沿百世,作则千年,至圣至明,不可易也。”
-
10
至高至上
- 成语拼音:
- [zhì gāo zhì shàng]
- 成语解释:
- 至:最。最高,无可再高
- 成语出处:
- 茅盾《子夜》:“吴荪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
-
11
至大至刚
- 成语拼音:
- [zhì dà zhì gāng]
- 成语解释:
-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 成语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12
一片至诚
- 成语拼音:
- [yī piàn zhì chéng]
- 成语解释:
- 至诚:极端的诚心。一片极端的诚心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圣人望下一看,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
13
一秉至公
- 成语拼音:
- [yī bǐng zhì gōng]
- 成语解释:
-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
14
刎颈至交
- 成语拼音:
- [wěn jǐng zhì jiāo]
- 成语解释:
-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比喻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成语出处:
- 清·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么?”
-
15
通首至尾
- 成语拼音:
- [tōng shǒu zhì wěi]
- 成语解释:
-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 成语出处: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
16
通前至后
- 成语拼音:
- [tōng qián zhì hòu]
- 成语解释:
- 见“通前彻后”。
- 成语出处:
- 《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
17
如获至宝
- 成语拼音:
- [rú huò zhì bǎo]
- 成语解释:
-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 成语出处:
-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
18
如获至珍
- 成语拼音:
- [rú huò zhì zhēn]
- 成语解释:
- 见“如获至宝”。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
19
摩顶至踵
- 成语拼音:
- [mó dǐng zhì zhǒng]
- 成语解释:
- 犹摩顶放踵。
- 成语出处:
- 南朝·陈·沈炯《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摩顶至踵之恩,能不沥肝抽肠,共诛奸逆。”
-
20
摩顶至足
- 成语拼音:
- [mó dǐng zhì zú]
- 成语解释:
- 犹摩顶放踵。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吴均《行路难》:“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
* 第三个字是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