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休息的意思 与民休息的读音和出处
- 与
- 民
- 休
- 息
- 成语名称
- 与民休息
- 成语拼音
- [yǔ mín xiū xī]
- 成语解释
- 与:帮助;休息:修养生息。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成语例句
- 《旧五代史·周书·杨行密传》:“行密既并孙儒,乃招合遣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與民休息
- 英文翻译
- Rest with the people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与民休息”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帮助 休息 修养 生息 人民 休养生息
“与民休息”的单字解释
【与】:[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欤”。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休】:[xiū]1.歇息:休整。休假。休闲。离休。2.停止:休业。3.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休妻。5.不要:休想。休提。6.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7.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休。8.辞去官职:休官。[xǔ]同“煦”,温和,温暖。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与民休息”的反义词
“与民休息”的近义词
“与民休息”的相关成语
“与民休息”的关联成语
与字的成语
民字的成语
休字的成语
息字的成语
与开头的成语
民开头的成语
休开头的成语
息开头的成语
yu的成语
min的成语
xiu的成语
xi的成语
ymxx的成语
与民什么什么的成语
与什么休什么的成语
与什么什么息的成语
什么民休什么的成语
什么民什么息的成语
什么什么休息的成语
“与民休息”造句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
文帝、景帝取道家上品,以无为为治,与民休息,但奸伪亦纵生。
兵戈兴数年矣,而匈奴之害尽去,可复言与民休息,望斟之。
自从曹操入主青州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严禁地方豪情圈占民田。
除去繁苛,与民休息,建立一个平和富足的大清帝国。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而且现在的大唐朝李渊的二皇子李世民励精图治,与民休息,不误农时,同时整顿官吏,派遣得力的地方官管制中土大唐治下的几十个州郡。
‘比萧哲(金使)以国书来,许归梓宫、太母及河南地,天下皆知上国寻海上之盟,与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两国耳。
高祖悲百姓遭战国百王之苦,暴秦蹂躏之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孝惠,孝文继统,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载,天下富足,百姓殷实。
高祖脱却平城之难,意识到匈奴强汉弱的现实,决定罢兵,不言兵事,行黄老术,萧规曹随,与民休息。
* 与民休息的意思 与民休息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