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之邦的意思 唇齿之邦的读音和出处

  • chún
  • chǐ 齿
  • zhī
  • bāng
成语名称
唇齿之邦
成语拼音
[chún chǐ zhī bāng]
成语解释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成语例句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6回:“为因朝天岭与贵处俱是唇齿之邦,不忍伤害许多生灵。”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比喻国家间关系密切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脣齒之邦
英文翻译
as states of lips and teeth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唇齿之邦”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 比如的成语 三国成语
成语关注
嘴唇 牙齿 储存 依存 比喻 双方 关系密切 利害

成语唇齿之邦

“唇齿之邦”的单字解释

】: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国:邦交。友邦。邻邦。2.姓。

“唇齿之邦”的反义词

“唇齿之邦”的近义词

“唇齿之邦”的相关成语

“唇齿之邦”的关联成语

“唇齿之邦”造句

* 唇齿之邦的意思 唇齿之邦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