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的意思 归去来兮的读音和出处

  • guī
  • lái
成语名称
归去来兮
成语拼音
[guī qù lái xī]
成语解释
回去吧!
成语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成语例句
自不合刚下山来惹是非,不如归去来兮。(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回去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兮,不能读作“kuī”。
繁体字形
歸去來兮
英文翻译
I'm going hom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归去来兮”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晋朝成语 高中生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回去吧

成语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的单字解释

】: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文言助词。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大风起兮云飞扬。

“归去来兮”的反义词

“归去来兮”的近义词

“归去来兮”的相关成语

“归去来兮”的关联成语

“归去来兮”造句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诗等,真乃千古绝唱。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香港回归,众望所归。分离太久,归心似箭。归去来兮,适逢其时。归之若水,万众欢腾。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大文豪苏轼书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态丰腴、结体稳秘、横轻纵重,书法的潇洒奔逸、豪迈不羁与文章的隐逸高蹈、委运乘化相得益彰。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里;乐土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锦城虽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归去来兮的意思 归去来兮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