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的意思 志大才疏的读音和出处

  • zhì
  • cái
  • shū
成语名称
志大才疏
成语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成语解释
志:抱负;疏:粗疏;薄弱。志向远大;才能不足。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成语例句
此人言过其实,志大才疏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疏,不能读作“sū”。
繁体字形
志大才疎
英文翻译
have great ambition but little talent
成语故事
志大才疏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志大才疏”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大的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才气的成语
成语关注
抱负 粗疏 薄弱 志向 远大 才能 不足

成语志大才疏

“志大才疏”的单字解释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志大才疏”的反义词

“志大才疏”的近义词

“志大才疏”的相关成语

“志大才疏”的关联成语

“志大才疏”造句

热心有馀,知识不足。志大才疏犹如脱缰之马。

那个年轻人志大才疏,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拉里是一位志大才疏的空想家,不甘心在博物馆里当守夜人,整天幻想着天降大任,能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志大才疏的人是干不了大事的。

志大才疏的人在生命的某个时间段也会像坐上快车一样,只是有可能突然会慢下来或停住。

潇酒先生志大才疏,航海三年回港,另觅生计,归家发现其母已将其居室租与教员黄少白,大怒,其妹从中调停,先生与少白乃杯酒释嫌。

他们很反感那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人。

做人也是这样,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是要不得的。

如今的我们拥有凌云壮志,却常为志大才疏而暗自怅然。

志大才疏的人,尤其应该到基层去,从一点一滴的实际工作做起。

* 志大才疏的意思 志大才疏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