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的意思 挺身而出的读音和出处

  • tǐng
  • shēn
  • ér
  • chū
成语名称
挺身而出
成语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成语解释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成语例句
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挺,不能读作“tínɡ”。
繁体字形
挺身而出
英文翻译
step forward bravely
成语故事
挺身而出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挺身而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勇敢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遇到 危难 勇敢 站出来 担当 起身 刚毅 样子

成语挺身而出

“挺身而出”的单字解释

】:1.硬而直:笔挺。挺立。挺然屹立(坚强地直立着)。2.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挺胸。挺着脖子。3.勉强支撑:他有病还硬挺着上班。4.特出;杰出:英挺。挺拔。5.很:这花挺香。他学习挺努力。心里挺不痛快的。6.用于机枪。
】: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挺身而出”的反义词

“挺身而出”的近义词

“挺身而出”的相关成语

“挺身而出”的关联成语

“挺身而出”造句

希对香港脉虎视眈眈,欲占据福地,文挺身而出,以他风水术数之学力图阻止希的野心,两兄弟针锋相对,冲突一浪接一浪。

美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身上;美是待人和善.彬彬有礼的绅士;美是和蔼可亲.慈祥的老奶奶……

对于别人危急的事,我们应该挺身而出,不应该隔岸观火。

李强,一个普通的代课教师在学生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强暴,舍生忘死,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正气之歌。

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面不改色勇冠三军骁勇善战。

在别人危难的时候,我们应挺身而出热情帮助,而不能喜逐颜开无动于衷。

挺身而出捐躯救人,英雄千古流芳;神州大地悲恸万分,浩气万年长存。

我知道只有他会在我落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我。

在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想不到平时给人软弱印象的她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 挺身而出的意思 挺身而出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