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意思 文武全才的读音和出处

  • wén
  • quán
  • cái
成语名称
文武全才
成语拼音
[wén wǔ quán cái]
成语解释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成语例句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那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全才啦。”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才,不能读作“chái”。
繁体字形
文武全才
英文翻译
be versed in both polite letters and martial art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文武全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反义词的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武功 具备 能文能武 武艺

成语文武全才

“文武全才”的单字解释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1.完备;齐全:这部书不全。东西预备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全其美。3.整个:全神贯注。全家光荣。全书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讲的话我全记下来了。5.姓。
】: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文武全才”的反义词

“文武全才”的近义词

“文武全才”的相关成语

“文武全才”的关联成语

“文武全才”造句

文武全才,智勇兼备之人,数以百计,如在下者,车载斗量。造 句 网

文侯转目膦视,见是同袍兄弟魏成,神色怡悦,大喜过望,曰:魏将军文武全才,智勇兼备,行事干练,堪胜大任也。

你府史湘云之夫卫若兰志虑忠纯,忠勇果敢,兼文武全才

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他既是运动健将,又是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真是文武全才啊!

董先生不愧家学渊源,更难得是文武全才.

岳飞当上偏校之后,更向往着做一个文武全才,能与关、张齐名的大将。他操演武艺,训练军土,也努力学习文化,为尔后献身抗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曾瑜 

智瑶为人身材长大,美须浓髯,文武全才,智勇兼济,南征北战,所向无敌,屡建奇勋,功盖诸卿。

李处耘本是带过兵驰骋疆场的将军,可谓文武全才

原来师弟文武全才,小兄真是汗颜无地。

* 文武全才的意思 文武全才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