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的意思 明心见性的读音和出处

  • míng
  • xīn
  • jiàn
  • xìng
成语名称
明心见性
成语拼音
[míng xīn jiàn xìng]
成语解释
①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
成语例句
林语堂《论买东西》:“宋儒喜欢讲明心见性,以庄以诚求之,要除去物欲之蔽。”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明心見性
英文翻译
find one's true self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明心见性”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领悟的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世俗 杂念 迷失 本性 佛性 真地 表现 心性

成语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的单字解释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明心见性”的反义词

“明心见性”的近义词

“明心见性”的相关成语

“明心见性”的关联成语

“明心见性”造句

二、明心见性论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

儒以穷理尽性,释以明心见性,道以修真炼性。

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佛家说“明心见性”,愿你拥有好心性;道家说“存心炼性”,愿你天天好心情;儒家说“修心养性”,愿你时时都心静;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德行兼备的您心性平和,笑走人生路。

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辜鸿铭 

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

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

自评是一以贯之又有所升华,称得上是明心见性,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禅相同之处,皆能明心见性,成佛作祖。

我们知道明心见性,即心即佛。

* 明心见性的意思 明心见性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