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的意思 涸辙之鲋的读音和出处
- 涸
- 辙
- 之
- 鲋
- 成语名称
- 涸辙之鲋
- 成语拼音
- [hé zhé zhī fù]
- 成语解释
-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 成语出处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 成语例句
- 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鲁迅《坟 娜拉走后怎样》)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涸,不能读作“ɡù”;辙,不能读作“chè”。
- 繁体字形
- 涸轍之鮒
- 英文翻译
- a fish trapped in a dry rut
- 成语故事
- 涸辙之鲋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涸辙之鲋”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水的成语 庄子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 成语关注
- 干涸 车轮 鲫鱼 车辙 比喻 处于 困境 急待 救助
“涸辙之鲋”的单字解释
【涸】:积水无存:干涸。枯涸。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鲋】:古书上指鲫鱼: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的反义词
“涸辙之鲋”的近义词
“涸辙之鲋”的相关成语
“涸辙之鲋”的关联成语
涸字的成语
辙字的成语
之字的成语
鲋字的成语
涸开头的成语
辙开头的成语
之开头的成语
鲋开头的成语
he的成语
zhe的成语
zhi的成语
fu的成语
hzzf的成语
涸辙什么什么的成语
涸什么之什么的成语
涸什么什么鲋的成语
什么辙之什么的成语
什么辙什么鲋的成语
什么什么之鲋的成语
“涸辙之鲋”造句
内地雪灾十分严重,数以万计灾民如涸辙之鲋,受断电断粮之苦,正需要大家伸手援助。
涸辙之鲋对“激西江之水”的大话空话,忿然作色说“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他们就像涸辙之鲋一样在戈壁滩上困了二十天。
涸辙之鲋相煦以湿相濡以沫曷不若相忘于江湖。沧月
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庄子
总说人心难料,可惜他们都愚笨,宁愿涸辙之鲋,也不肯相忘江湖。玄默
我们在半梦半醒里完成了这个相濡以沫的吻,然后像涸辙之鲋一样躺在一起。只能让自己昏睡,只有这样才能停止我的思考,不占据我的感官,用全部的意识感觉他。橘鱼月
常乐天已经是涸辙之鲋,鼎中之鱼。
涸辙之鲋,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不敢,施主是朝廷一品大员,别看眼下似乎是涸辙之鲋,不久就可河清海晏。
* 涸辙之鲋的意思 涸辙之鲋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