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憎分明的意思 爱憎分明的读音和出处

  • ài
  • zēng
  • fēn
  • míng
成语名称
爱憎分明
成语拼音
[ài zēng fēn míng]
成语解释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成语例句
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陈若曦《耿尔在北京》)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表示对人和物喜爱与厌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憎,不能读作“zènɡ”;分,不能读作“fèn”。
繁体字形
愛憎分明
英文翻译
draw a clear demarcation between whom or what to hate or lov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爱憎分明”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侠义的成语
成语关注
界限 清楚

成语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的单字解释

】: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厌恶;恨:憎恶。爱憎分明。面目可憎。
】:[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爱憎分明”的反义词

“爱憎分明”的近义词

“爱憎分明”的相关成语

“爱憎分明”的关联成语

“爱憎分明”造句

在作者笔下,玉皇大帝不是没感情不食人间烟火、冷冰冰高高在上的神,而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感情丰富、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动人形象。

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受到了人们的拥护。

艾老师是个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人。

他秉性刚直,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受到大家的拥护。

小明是一个有情有义,容易感动,爱憎分明,表里如一的孩子。

爱憎分明褒善贬恶火眼金睛信赏必罚羞与为伍彰善瘅恶。

通过战火的考验,证明他是一个忠肝义胆,爱憎分明的好同志。

文迪认为,对生活充满激情、能洞悉生活百态、善于与人交流且爱憎分明,是谓今天的“兴观群怨”。

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助人为乐而又爱憎分明,绝不屈服于黑暗的邪恶势力。

我们不能敌我不分,要做到爱憎分明

* 爱憎分明的意思 爱憎分明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