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之臣的意思 股肱之臣的读音和出处

  • gōng
  • zhī
  • chén
成语名称
股肱之臣
成语拼音
[gǔ gōng zhī chén]
成语解释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助手与亲信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股肱之臣
英文翻译
Minister of thigh and humeru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股肱之臣”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大腿 手臂 部分 辅佐 帝王 重臣 比喻 得力 助手 亲信

成语股肱之臣

“股肱之臣”的单字解释

】:1.大腿。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科低):总务股。人事股。3.绳线等的组成部分:三股儿绳。把线捻成股儿。4.集合资金的一份或一笔财物平均分配的一份:股份。分股。按股均分,每股五百元。5.指股票:炒股。绩优股。垃圾股。6.a)用于成条的东西:一股线。一股泉水。上山有两股道。b)用于气体、气味、力气等:一股热气。一股香味。一股劲。c)用于成批的人(多含贬义):两股土匪。一股敌军。7.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股肱。曲肱而枕。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股肱之臣”的反义词

“股肱之臣”的近义词

“股肱之臣”的相关成语

“股肱之臣”的关联成语

“股肱之臣”造句

他是股肱之臣,却和皇帝情同父子,终身不渝他是君主,庙号“圣宗”。

但至少也算得上是那慈禧老贼婆与满清朝廷的股肱之臣

兴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会相信呢?只是你刚才说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却有点危言耸听了。

而之后朱同敬便跻身朝堂,成为庄氏的股肱之臣,左右南齐朝局。

皇帝身着黄色龙袍,看着他的股肱之臣,指着御案上的卷子说;你们都看看吧,这是孔颖达送来的卷子。

在夜裔的病榻旁,是夜裔的股肱之臣

把刀收起来,你们两个都是部落的股肱之臣,都是为了部落着想。

有说法称,他与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称“周初四圣”。

吕爱卿,劳苦功高,真乃朕之股肱之臣!

父皇,你说对臣下要待之以厚,又说杨侍读可做我股肱之臣,为何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出去?

* 股肱之臣的意思 股肱之臣的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