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忧民的诗词(369首)

1 《听崔七妓人筝》 唐代·白居易 撰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初中古诗秋天写风励志忧国忧民

2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唐代·白居易 撰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忧国忧民讽刺

3 《宿龙潭寺》 唐代·白居易 撰

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
明年尚作三川守,此地兼将歌舞来。

宴会愤懑忧民

4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唐代·白居易 撰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忧国忧民

5 《病中诗十五首·枕上作》 唐代·白居易 撰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
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漫游。
回思往事纷如梦,转觉馀生杳若浮。
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飙何必荡虚舟。
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
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古文观止战争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6 《病中诗十五首·送嵩客》 唐代·白居易 撰

登山临水分无期,泉石烟霞今属谁。
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二十六峰知。

写景忧国忧民

7 《送陈衡》 唐代·牟融 撰

秋江烟景晚苍苍,江上离人促去航。
千里一官嗟独往,十年双鬓付三霜。
云迷楼曲亲庭远,梦绕通山客路长。
不必临风悲冷落,古来白首尚为郎。

忧国忧民妇女生活

8 《农家望晴》 唐代·雍裕之 撰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忧国忧民

9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 唐代·何元上 撰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月光似水衣裳湿,松气如秋枕簟凉。
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星星两鬓霜。

怀古忧国忧民

10 《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忧国忧民农民组诗

11 《夜宴曲》 唐代·施肩吾 撰

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沈香烟。
青娥一行十二仙,欲笑不笑桃花然。
碧窗弄娇梳洗晚,户外不知银汉转。
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战争忧国忧民

12 《感遇词》 唐代·施肩吾 撰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乐府忧国忧民农民生活

13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 唐代·施肩吾 撰

自笑家贫客到疏,满庭烟草不能锄。
今朝谁料三千里,忽得刘京一纸书。

写景忧国忧民

14 《清夜忆仙宫子》 唐代·施肩吾 撰

夜静门深紫洞烟,孤行独坐忆神仙。
三清宫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

忧国忧民

15 《庄居野行》 唐代·姚合 撰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忧国忧民同情农民

16 《夜宴太仆田卿宅》 唐代·姚合 撰

故人九寺长,邀我此同欢。
永夜开筵静,中年饮酒难。
微风侵烛影,叠漏过林端。
腊后分朝日,天明几刻残。

乐府农民生活忧国忧民

17 《游阳河岸》 唐代·姚合 撰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
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组诗

18 《冬至日祥风应候(一作穆寂诗)》 唐代·蒋防 撰

节逢清景空,气占二仪中。
独喜登高日,先知应候风。
瑞呈光舜化,庆表盛尧聪。
况与承时叶,还将入律同。
微微万井逼,习习九门通。
绕殿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忧国忧民讽刺

19 《读始兴公传》 唐代·张祜 撰

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
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
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
明时封禅绩,山下见丘门。

长江写景抒情忧国忧民

20 《寄朗州徐员外》 唐代·张祜 撰

江岭昔飘蓬,人间值俊雄。
关西今孔子,城北旧徐公。
清夜游何处,良辰此不同。
伤心几年事,一半在湖中。

羁旅抒情忧国忧民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