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俯视的诗词(120首)

1 《贻刘高士别》 唐代·储光羲

夙驾出东城,城傍早霞散。
初日照龙阙,峨峨在天半。
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
俯视趋朝客,簪珮何璀璨。
而我送将归,裴回霸陵岸。
北云去吴越,南雁离江汉。
伊昔蹈丘园,翩翩理文翰。
高谈闵仲叔,逸气刘公干。
每言竹柏贞,尝轻朝市玩。
山昼猿狖静,溪曛鱼鸟乱。
宁止卧崆峒,直云期汗漫。
圣君既理历,族士咸炳焕。
矫首来天池,振羽泛漪澜。
元淑命不达,伯鸾吟可叹。
东去姑苏台,乃过陟阳馆。
舍辔函关道,浮舟沧海畔。
耳目旷暄凉,怀抱盈悲惋。
沉沉青岁晚,霭霭秋云换。
自言永遁栖,无复从羁绊。
挥手谢知己,知己莫能赞。

2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唐代·李白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3 《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 唐代·韦应物

飞阁凌太虚,晨跻郁峥嵘。
惊飙触悬槛,白云冒层甍。
太阴布其地,密雨垂八纮。
仰观固不测,俯视但冥冥。
感此穷秋气,沈郁命友生。
及时未高步,羁旅游帝京。
圣朝无隐才,品物俱昭形。
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
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
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
郊途住成淹,默默阻中情。

4 《贻华阳柳少府》 唐代·杜甫

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
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
并坐石下堂,俯视大江奔。
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
南方六七月,出入异中原。
老少多暍死,汗逾水浆翻。
俊才得之子,筋力不辞烦。
指挥当世事,语及戎马存。
涕泪溅我裳,悲气排帝阍。
郁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吾衰卧江汉,但愧识玙璠.
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
起予幸斑白,因是托子孙。
俱客古信州,结庐依毁垣。
相去四五里,径微山叶繁。
时危挹佳士,况免军旅喧。
醉从赵女舞,歌鼓秦人盆。
子壮顾我伤,我欢兼泪痕。
馀生如过鸟,故里今空村。

5 《寓居武丁馆》 唐代·陈存

暑雨飘已过,凉飙触幽衿。
虚馆无喧尘,绿槐多昼阴。
俯视古苔积,仰聆早蝉吟。
放卷一长想,闭门千里心。

6 《奉酬度支陈员外》 唐代·徐铉

古来贤达士,驰鹜唯群书。
非礼誓弗习,违道无与居。
儒家若迂阔,遂将世情疏。
吾友嗣世德,古风蔼有馀。
幸遇汉文皇,握兰佩金鱼。
俯视长沙赋,凄凄将焉如。

7 《杂诗二首》 魏晋·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游子思归组诗

8 《水调歌头》 宋代·管鉴

次韵以谢
一雨洗烦溽,天气爽如秋。
江山佳处,眼明重见旧交游。
去国三千余里,俯视朝宗一水,共笑此生浮。
幸我扁舟具,归欲问菟裘。
叹君才,方进用,岂容休。
銮坡凤沼,情知不为蜀人留。
便恐升沈各异,后日相逢无处,别语易成愁。
记取平安使,时访荻花洲。

9 《瑞鹧鸪(登博见楼作)》 宋代·吕胜己

与君蹑足共凭阑。
俯视周回四面山。
目静鲁邦心渺渺,气吞梦泽意闲闲。
烟云变化更明晦,乌鹊忘机互往还。
唤取黄尘冠盖客,暂来徒倚片时间。

写景写花抒情

10 《朝中措(莆中共乐台)》 宋代·赵师侠

斜阳留照有余红。
烟霭淡冥_。
麦陇青摇一望,前山翠失双峰。
高台徙倚。
松飘逸韵,梅减冰容。
俯视尘寰如掌,翩然我欲乘风。

11 《贺新郎(黄玉林为风月楼作,次韵以谢)》 宋代·冯取洽

自顾卑栖翼。
似沧洲、白鸟悠悠,静依拳石。
聊寄一梯云木表,俯视霁虹千尺。
乐江上、山间声色。
镜样清流环样绕,笑赐湖、一曲夸唐敕。
尘外趣,有谁识。
飞来妙墨痕犹湿。
走盘珠流出,不火食人胸膈。
三叹阳春知和寡,但觉光生虚室。
何处觅、倚歌箫客。
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
添一友,共闲逸。

12 《贺新郎(黄玉林为风月楼作,次韵以谢)》 宋代·冯取洽

自顾卑栖翼。
似沧洲、白鸟悠悠,静依拳石。
聊寄一梯云木表,俯视霁虹千尺。
乐江上、山间声色。
镜样清流环样绕,笑赐湖、一曲夸唐敕。
尘外趣,有谁识。
飞来妙墨痕犹湿。
走盘珠流出,不火食人胸膈。
三叹阳春知和寡,但觉光生虚室。
何处觅、倚歌箫客。
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
添一友,共闲逸。

13 《水调歌头(戊戍自寿)》 宋代·程必

渤_东南界,西北倚昆仑。
当时推步,但知宇内有乾坤。
午夜风轮微转,驾我浮空泛景,一息过天垠。
俯视人间世,渺渺聚沤尘。
挽天吴,摩海若,吐还吞。
宁用计年,八十阳九又三阴。
要自白榆星外,直至黑流沙底,山与泽俱平。
不论初末度,一色界如银。

14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古文观止送别劝勉赠序

15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代·并叙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
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
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16 《水调歌头·一雨洗烦溽》 宋代·管鉴

次韵以谢
一雨洗烦溽,天气爽如秋。
江山佳处,眼明重见旧交游。
去国三千余里,俯视朝宗一水,共笑此生浮。
幸我扁舟具,归欲问菟裘。

叹君才,方进用,岂容休。
銮坡凤沼,情知不为蜀人留。
便恐升沈各异,后日相逢无处,别语易成愁。
记取平安使,时访荻花洲。

17 《贺参政二首》 宋代·李刘

海山俯视百川东,中有明堂一柱隆。
两社直从平地到,寸心原共老天通。
管乐功烈非轲志,尧舜君民在尹躬。
寿国端须寿君子,原将箕翼等延洪。

18 《天柱峰》 宋代·吴某

孤峰斗绝矗云浮,俯视群山若蚁丘。
倚住东南天一角,笑它杞国谩多忧。

19 《赠琴士周芝田》 宋代·蔡士裕

吾诵老韩听颖诗一章,琴中意味深且长。
从横变态浩无尽,颖弦韩笔相发扬。
二贤往矣五百载,俯视六合空茫茫。
今有芝田嗣颖傅宫商,一弹令我喜,再弹令我伤。
世多善于无善耳,使我百感煎中肠。
商罔不闻鸣老凤,江湖夜雨啼寒螀。

20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 未知·未知

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
白居易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 关于俯视的诗词 描写俯视的诗词 带有俯视的诗词 包含俯视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