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枝的诗词(120首)

1 《鹧鸪词》 唐代·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乐府游子怀古

2 《杂曲歌辞·竹枝》 唐代·顾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3 《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唐代·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写景晚上民歌

4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代·刘禹锡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5 《杂曲歌辞·纥那曲》 唐代·刘禹锡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6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唐代·李嘉祐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
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7 《竹枝曲》 唐代·顾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8 《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 唐代·顾况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咏史抒情

9 《送人南归》 唐代·李益

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
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
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
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10 《山鹧鸪词》 唐代·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11 《巴女谣》 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民谣儿童乡村生活

12 《送李正字之蜀》 唐代·武元衡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13 《纥那曲二首》 唐代·刘禹锡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重阳节悲秋

14 《杨枝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

15 《堤上行三首》 唐代·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江边居民生活组诗

16 《教坊歌儿》 唐代·孟郊

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
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
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禅。
能诗不如歌,怅望三百篇。

17 《送枝江刘明府》 唐代·张籍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18 《酬乐天雪中见寄》 唐代·元稹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
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
钱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
石立玉童披鹤氅,台施瑶席换龙须。
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
莫遣拥帘伤思妇,且将盈尺慰农夫。
称觞彼此情何异,对景东西事有殊。
镜水绕山山尽白,琉璃云母世间无。

19 《江楼偶宴赠同座》 唐代·白居易

南浦闲行罢,西楼小宴时。
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
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
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

20 《九日题涂溪》 唐代·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梅花

* 关于竹枝的诗词 描写竹枝的诗词 带有竹枝的诗词 包含竹枝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