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位的诗词(120首)

1 《出还》 唐代·韦应物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
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
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
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
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
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

2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唐代·杜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3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唐代·窦牟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4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 唐代·韩愈

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
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会朝元正无不至,受命上宰须及期。
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

5 《送南卓归京》 唐代·贾岛

残春别镜陂,罢郡未霜髭。
行李逢炎暑,山泉满路岐。
云藏巢鹤树,风触啭莺枝。
三省同虚位,双旌带去思。
入城宵梦后,待漏月沉时。
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

6 《为户部李郎中与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献》 唐代·郑谷

退居潇洒寄禅关,高挂朝簪净室间。
孤岛虽留双鹤歇,五云争放二龙闲。
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
仙署金闺虚位久,夜清应梦近天颜。

古文观止檄文

7 《感皇恩(寿)》 宋代·张元干

年少太平时,名园甲第。
谈笑雍容万钟贵。
姚黄重绽,长对小春天气。
绮罗丛里惯,今朝醉。
台衮象贤,元枢虚位。
壮岁青云自曾致。
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
谢公须再为,苍生起。

8 《原道》 唐代·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
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入于彼,必出于此。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
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
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
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
为之君,为之师。
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
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
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
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
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
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
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剖斗折衡,而民不争。
”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
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
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
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
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
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
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其亦庶乎其可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9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唐代·徐铉

永乐留虚位,长陵启夕扉。
返虞严吉仗,复土掩空衣。
功业投三母,光灵极四妃。
唯应彤史在,不与露花晞。

10 《送张师言知台州二首》 宋代·李长民

皖岭潜溪已厌观,此行更赏浙东山。
云开天姥极清旷,雾暗石桥穷险难。
年德俱高真召杜,风情未减眷樊蛮。
侧闻侍从多虚位,宁许耆英便赐闲。

11 《寿兴国守》 宋代·李秩

缥缈黄堂拥瑞烟,神光照社记当年。
风云庆会千龄际,萸菊佳辰六日前。
荡节已尝烦出使,辅藩聊复赖于宣。
庙堂参赞犹虚位,飞诏行看下九天。

12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宋代·司马光

雾晓铜鱼跃,霜寒阊阖开。
哀声际海发,灵仗拂天来。
虽寝严虚位,重阍阍夜台。
柏城空有路,无复属车回。

13 《贺九龙庙祈雪有应》 宋代·欧阳修

真宰调神化,幽灵应不言。
朝云九渊闇,暮霰六花繁。
朔吹萦归旆,宾裾载後轩。
睢园有客赋,郢曲几人翻。
槐座方虚位,锋车伫改辕。
愿移盈尺瑞,为雨遍群元。

14 《顷在道中闻邦衡侍郎将进周礼新解尝赋诗就为》 宋代·周必大

九十谈经似子春,三公虚位待平津。
礼文元秉周邦旧,义训重颁楚老新。
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
太平致了阴谋息,方信儒真道粹醇。

15 《送陈郎中还京兼过九江新宅》 宋代·曾巩

鹢舟金碧照溪沙,帆上风吹五两斜。
罢郡紫泥催向阙,过江红旆引还家。
因将旧社人携酒,应喜新林树见花。
莫作山斋久留意,中台虚位有清华。

16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宋代·韩元吉

磊落南州士,家声二百年。
失身几利吻,得路已华颠。
青琐元虚位,黄扉久伫贤。
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

17 《寄建宁韩尚书二首》 宋代·赵蕃

宰席犹虚位,尚书合赐环。
进贤同拔茹,去佞已无山。
诰命从天下,延登指日间。
蕲公为大厦,我亦会欢颜。

18 《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 宋代·王炎

黄堂暂虚位,劝驾属守丞。
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鸣。
吉蠲置觞豆,少洽宾主情。
西风吹桂枝,马首将东行。
春官奏高第,天子开延英。
亲策降清问,健论摅丹诚。
解褐跻朊仕,何止为身荣。
二刘与三孔,至今流芳馨。

19 《送曾大卿将漕江东》 宋代·喻良能

公去何尝负二宜,要持玉节瑞明时。
江畿列郡皆争睹,台阁名流总赋诗。
雕鹗暂为云外举,凤凰终集上林枝。
近臣侍从多虚位,会见回帆春色随。

* 关于虚位的诗词 描写虚位的诗词 带有虚位的诗词 包含虚位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