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褐衣的诗词(120首)

1 《击磬老人》 唐代·王昌龄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2 《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 唐代·陶翰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
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
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3 《送金昌宗归钱塘》 唐代·刘长卿

新家浙江上,独泛落潮归。
秋水照华发,凉风生褐衣。
柴门嘶马少,藜杖拜人稀。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4 《春思赠人》 唐代·柳中庸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
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
谁知褐衣客,憔悴在书窗。

5 《寻李暹》 唐代·于鹄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6 《寻李暹》 唐代·于鹄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7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唐代·崔备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
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
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
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
病柳伤摧折,残花惜扫除。
忆巢同倦鸟,避网甚跳鱼。
阮巷惭交绝,商岩愧迹疏。
与君非宦侣,何日共樵渔。

边塞写人将军

8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唐代·权德舆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岩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9 《及第后酬故园亲故》 唐代·欧阳詹

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
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
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
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

10 《送韦评事归华阴》 唐代·张籍

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
老大谁相识,恓惶又独归。
扫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
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11 《酬孙洛阳》 唐代·张籍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
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
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12 《送李道士归南岳》 唐代·张乔

千峰隔湘水,迢递挂帆归。
扫月眠苍壁,和云著褐衣。
洞虚悬溜滴,径狭长松围。
只恐相寻日,人间旧识稀。

送别写景

13 《送李道士归南岳》 唐代·张乔

千峰隔湘水,迢递挂帆归。
扫月眠苍壁,和云著褐衣。
洞虚悬溜滴,径狭长松围。
只恐相寻日,人间旧识稀。

14 《辞郡守李公恩命》 唐代·恒超

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
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
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
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

15 《感寓》 宋代·陆游

老氏有至言,所贵知我稀。
鄙夫急自衒,岂复择所归!君看珠在渊,草木借光辉;所以古达人,怀玉被褐衣。
吾庐大泽中,岁苦水半扉。
朱门固自好,我亦未必非。

16 《感物》 宋代·陆游

日落乌将数子归,风和雉挟两雌飞;不如村舍安孤寂,父子飘然两褐衣。

17 《老境》 宋代·陆游

一生幸免践危机,老境还山饱蕨薇。
智士固知穷有命,达人元谓死为归。
临窗蜀纸誊诗草,出户郿绦系褐衣。
堪笑街头小儿女,问予君是伯休非?

18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牛尾狸》 宋代·杨万里

琼瑶风骨褐衣裘,野果初红玉露秋。
僧孺唤渠登牓尾,季狸只合隐山头。

19 《击磐老人》 唐代·王昌龄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20 《寄曹南任懒夫》 宋代·林逋

关门却坐忘,一烬隐居香。
午濑怀泉瀑,秋耕负晓冈。
道深玄草在,贫久褐衣荒。
料得心交者,微吟为楚狂。

* 关于褐衣的诗词 描写褐衣的诗词 带有褐衣的诗词 包含褐衣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