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的诗词(共57首)

冯延巳简介

冯延巳头像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1 《早朝》 唐代·冯延巳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
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
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
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
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2 《句》 唐代·冯延巳

青楼阿监应相笑,书记登坛又却回。

春江景色

3 《如梦令》 唐代·冯延巳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4 《三台令》 唐代·冯延巳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
日斜柳暗花嫣,醉卧春色少年。
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
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帷屏夜长。
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南浦,南浦,翠鬟离人何处。
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
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5 《归国谣》 唐代·冯延巳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6 《长相思》 唐代·冯延巳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
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7 《相见欢》 唐代·冯延巳

晓窗梦到昭华,向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却无语,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8 《抛球乐》 唐代·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
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
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
一钩冷雾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
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
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
咫尺人千里,犹忆笙歌昨夜欢。

田园

9 《点绛唇》 唐代·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10 《酒泉子》 唐代·冯延巳

庭下花飞。
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烬,怨空闺。
迢迢何处寄相思。
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芳草长川。
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
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春色融融。
飞燕乍来莺未语,小桃寒,垂柳晚,玉楼空。
天长烟远恨重重。
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闭朱笼。
深院空帏。
廊下风帘惊宿燕,香印灰,兰烛灺,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
刚爱无端惆怅,阶前行,阑外立,欲鸡啼。

11 《采桑子》 唐代·冯延巳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
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
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
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
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
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
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
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
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
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
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
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
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
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微风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
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
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居。
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
昭阳旧恨依前在,休说当时。
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
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
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花前失却游春侣,极目寻芳。
满眼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12 《菩萨蛮》 唐代·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
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
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
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
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
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
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
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
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
花叶脱霜红,流萤残月中。
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
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
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
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借古讽今写马寓人

13 《谒金门》 唐代·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14 《清平乐》 唐代·冯延巳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
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
披衣独立披香,流苏乱结愁肠。
往事总堪惆怅,前欢休更思量。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西园春早,夹径抽新草。
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
次第小桃将发,轩车莫厌频来。

唐诗三百首边塞秋天月夜思乡怀人

15 《更漏子》 唐代·冯延巳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
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
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
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
褰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滴襟。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6 《喜迁莺》 唐代·冯延巳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
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
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
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叙事抒怀讽刺

17 《阮郎归》 唐代·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丝,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
塞鸿无限欲惊飞,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
门前杨柳绿阴齐,何时闻马嘶。

18 《贺圣朝》 唐代·冯延巳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
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
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

19 《应天长》 唐代·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
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
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20 《醉花间》 唐代·冯延巳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
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
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