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造句

“中庸之道”的解释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用“中庸之道”造句 第1组

1、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被历代僧人研习,但并不拘泥,故中国的佛教的门派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合乎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

2、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3、一个毫无嗜好,完全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简直是妖魔,是没有翅膀的半吊子天使。基督旧教的神话里,天使没有别的,只有头脑。巴尔扎克 

4、思想必须以极端的方法才能进步,然而又必须以中庸之道才能延续。瓦雷里 

5、如果律师都能秉持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扬弃中庸之道,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师固有的气质,律师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6、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7、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触及的问题过于透彻就没有品尝的口感与深远的意味,表面上虽然不痛不痒,不动声色,却能直指心灵深处。

8、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

9、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

10、他的做事原则是不离中庸之道,所以无大成就。

11、新闻记者要坚持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中庸之道”。

12、在处世态度方面,主观、武断而不留余地,自我中心,固执己见等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13、同时指出基于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现代自由主义由于个人与社群之间的紧张而导致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也唯有儒家兼顾个体与全体的中庸之道方可解决或避免。

14、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15、所以,中庸之道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学问之道,被视为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必须达到的理想境界。

16、鲁迅这篇小说写了不到十行字,就完整深刻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无奈和尴尬,揭露出人情世态的荒诞与复杂。

17、它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表现在社会存在中,是礼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

18、中庸之道是孔门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更是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准则。

19、福慧双修,悲智双运的中庸之道,真的是那么难知难守吗?

20、流通性是金融立法中应考虑的首要原则,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因素动荡不定,立法者未必能清楚预见法律施行后果,因而金融立法中多行中庸之道,流通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在线查询中庸之道造句,用中庸之道造句,用中庸之道组词造句,包含中庸之道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