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造句

“半身不遂”的解释

半身不遂 [bàn shēn bù suí]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用“半身不遂”造句 第1组

1、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

2、中医药疗法中风之发,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3、症见善忘,甚则不识家人,表情迟钝,寡言少动,精神恍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至语言不清,语无伦次,饮食起居不能自理,或兼有失语,半身不遂,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细或涩。

4、中医症见舌强不语,吞咽不利,并见半身不遂,麻木,口眼歪斜,倦怠,面色无华,舌黯红或有齿印,脉沉细弱无力等。

5、急性期过后,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压力负担。

6、他因脑溢血半身不遂,只能坐轮椅了。

7、考偏枯与痱之别,偏枯以半身不遂为主,因其邪在肌表,未及于心,故神识无伤,而痛觉存在,属汉以后中风之中经络,与现代医学废用性肌萎缩相类。

8、我父亲中了风,半身不遂已有一年了。

9、因我们夫妻二人年老多病,尤其是我多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致使家庭异常困难,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活十分拮据。

10、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昏,半身不遂伴肢体疼痛,手指肿胀,屈伸不利,口角歪斜,言语迟涩伴流痰涎,精神欠佳,易疲倦,心烦胸闷,舌苔薄白,质红,脉沉细缓或弦滑。

11、半身不遂,口眼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12、中风恢复期后遗半身不遂,多为气滞血瘀,脉络痹阻,风痰流窜经络,气血不能营养肢体所致,治以活血化瘀与补气通络之品同用。

* 在线查询半身不遂造句,用半身不遂造句,用半身不遂组词造句,包含半身不遂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