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chūn qiū] 基本解释
春秋 chūnqiū
(1) [a year]∶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age]∶年龄
(3)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辞典解释春秋 chūn qiū ㄔㄨㄣ ㄑㄧㄡ 泛指四时。 《诗经.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汉.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年龄。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如:「春秋正富」。
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编年史的通称。古时列国史记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称为「春秋」。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吴越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
(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称此时代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西元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
英语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chronicle of Lu State (722-481 BC), spring and autumn, four seasons, year, a person's age, annals (used in book titles)
德语 > 五经 (S), Annalen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periode (eines der „Fünf Klassischen Werke“) (S), das Alter eines Menschen (S), Frühling und Herbst, ein ganzes Jahr (S),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722 bis 481 v. Chr.) (S), Frühlings- und Herbstperiode (722 bis 481 v. Chr.) (S), Geschichtsbuch, Chronik (S)
法语 le printemps et l'automne, an, année, âge
1、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2、健康,是我一直以来的好伙伴。她和我[造 句 网],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她陪着我已经度过了十二个春秋。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从小在赵国任人质的秦国公子赢政,立下大志,决心统一六国。
4、六十五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六十五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六十五个春秋,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
5、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之战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6、九州四海刀兵齐举的乱世春秋中,试看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乞儿,如何在坎坷崎岖的逐鹿中原中,执牛耳,掌天下,打拼出自己不可一世的跋扈。
7、想你一日三秋,念你望穿秋水,恋你春花秋月,追你暗送秋波,爱你秋水芙蓉,吻你秋兰飘香,盼你春秋鼎盛,约你秋高气爽,祝你春华秋实!
8、阳春三月烟花如海,风月无边吟赞春秋。
9、大义灭亲春秋时期,在东周周天子的统治下有许多小公国。
10、1月14日,送你我的爱情日记,记录了我一年四季,二度春秋,三生有幸,四大皆空,五冬六夏,七上八下,九九归一,十分爱你的甜蜜历程!句句肺腑,看完请回复读后感,亲爱的,日记情人节快乐!
11、春秋晋文公时,李离以执法严禁称著,一旦有错,绝不敷衍了事、文过饰非。贪官污吏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
12、勤学苦读数春秋,攀登书山学海游。磨剑十年今始成,铁杵成针壮志有。胸有成竹赴考场,大笔一挥锦绣文。才思敏捷人称赞,题无难易都完成。笑容满面出考场,亲朋好友皆欢喜。祝高考取。
13、麋鹿即俗称的“四不像”,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民俗中可谓源远流长,春秋战国的灵台、灵囿至元,明、清三朝京南的皇家猎苑,古人古书都有对麋鹿的记述。
14、报纸上的这篇短文,颇有春秋笔法。
15、鲁迅先生的杂文鞭辟入里,深得春秋笔法的要义。
16、鲁迅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的文风,就是春秋笔法的再现。
17、“春秋笔法”的大量使用,也是杜诗获得“诗史”称号的重要原因之一。
18、中国的史书讲究春秋笔法,为尊者讳。
19、这些笔法虽说不同,大体却是延续孔圣传世的春秋笔法而略有创新。
20、还是白居易在施展春秋笔法,隐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