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的读音 伏击的意思
- 伏
- 击
“伏击”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fú jī]
- 汉字注音:
- ㄈㄨˊ ㄐㄧ
- 简繁字形:
- 伏擊
- 是否常用:
- 是
“伏击”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伏击”的单字解释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伏击”的相关词语
“伏击”造句
原来,邵南考虑赵家可能贼心不死,会在半路再次伏击,所以邵家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在石泉谷外休息一段时间。
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引而不发,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围点打援的战术还算一般,可是石泉谷这个伏击位置选得太狠了。
在我想来,那该是类似于二战时土八路打平型关伏击的作战吧。
1943年7月,当地古港恶霸裴礼臣搜捕到秘密工作者,迫其叛变设下圈套,在农历七月十二以药鱼改善生活为名,诱使游击队遭受伏击,全部被捕。
如果我们采取伏击让他们首尾不顾,绝对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战绩。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猖狂而逃。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屁滚尿流。
一般来说,咱们打伏击都是掐头去尾,对面等分队协同,把敌军分割开来。
孙膑用“减灶之计”,诱魏军追击,得魏军追到马陵,中了伏击,全歼魏军十万,魏将庞涓被迫自杀。
* 伏击的读音是:fú jī,伏击的意思: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原来,邵南考虑赵家可能贼心不死,会在半路再次伏击,所以邵家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在石泉谷外休息一段时间。
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引而不发,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围点打援的战术还算一般,可是石泉谷这个伏击位置选得太狠了。
在我想来,那该是类似于二战时土八路打平型关伏击的作战吧。
1943年7月,当地古港恶霸裴礼臣搜捕到秘密工作者,迫其叛变设下圈套,在农历七月十二以药鱼改善生活为名,诱使游击队遭受伏击,全部被捕。
如果我们采取伏击让他们首尾不顾,绝对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战绩。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猖狂而逃。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屁滚尿流。
一般来说,咱们打伏击都是掐头去尾,对面等分队协同,把敌军分割开来。
孙膑用“减灶之计”,诱魏军追击,得魏军追到马陵,中了伏击,全歼魏军十万,魏将庞涓被迫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