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的读音 口径的意思

基本解释 口径 kǒujìng (1) [caliber]∶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2) [aperture;bore]∶管子的内径(如皮下注射针头或炮管的) (3) [diameter of opening]∶器物圆口的直径 天文台装有口径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 (4) [requirement;specification;line of action]∶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统一口径 辞典解释口径  kǒu jìng   ㄎㄡˇ ㄐㄧㄥˋ   器物的圆口直径。 《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 枪炮、望远镜等规格的表示。 如:「枪炮口径」、「大口径望远镜」。 大陆地区指对事情见解统一的标准。 如:「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大陆地区常是从上到下口径一致。」
  • kǒu
  • jìng

“口径”的读音

拼音读音:
[kǒu jìng]
汉字注音:
ㄎㄡˇ ㄐㄧㄥˋ
简繁字形:
口徑
是否常用:

“口径”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口径 kǒujìng

(1) [caliber]∶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2) [aperture;bore]∶管子的内径(如皮下注射针头或炮管的)

(3) [diameter of opening]∶器物圆口的直径

天文台装有口径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供人们观察星空

(4) [requirement;specification;line of action]∶比喻对问题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原则

统一口径

辞典解释

口径  kǒu jìng   ㄎㄡˇ ㄐㄧㄥˋ  

器物的圆口直径。
《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

枪炮、望远镜等规格的表示。
如:「枪炮口径」、「大口径望远镜」。

大陆地区指对事情见解统一的标准。
如:「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大陆地区常是从上到下口径一致。」

网络解释

口径 (词语)

口径是个汉语词语,拼音kǒu jìng,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口径通常以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出自《礼记·投壶》:“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黄县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於口径。”洪深·《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

“口径”的单字解释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1.小路:曲径。山径。2.喻指达到目的的途径、方法:捷径。门径。3.副词。直接地:径行办理。4.直径:口径。半径。5.古又同“”。

“口径”的相关词语

“口径”造句

字正腔圆是好事,但统一口径后,谁还能从口音中辨出故乡?

湖广文武很快统一了口径,贼心不死的四合教就是这场骚乱的幕后主使,他们趁着崇祯皇帝驾崩的机会突然发作,却被运筹帷幄的何军门一举扫灭……

5毫米口径子弹杀伤力不足已经众所共知,但是一颗不够,连打上三四颗,还是能够让进攻的敌人吃尽苦头的,尤其是日本兵精湛的射击水准。

这些正确政策现在往往也受到指责,因为它“不合统一口径”。

在其他地方关于此评论可能会被统一口径,但香港的交易量正在上升。

为统一口径,本表综合医院包括高等院校附属医院.

没有事实,统一口径就是事实。崔永元 

强迫他人必须按照某种统一口径发声,否则就视其为异类,就群起而攻之,这种*制的话语霸权,常常误认误国,贻害不浅。

成立了10年的欧洲央行很少出现公开论战,这次的争论显示出经济低迷正削弱决策人士们对外统一口径的通常做法。

不同个体碰到的问题大相径庭,由于程度的不同,很难对这些问题提供统一口径的标准答案。

* 口径的读音是:kǒu jìng,口径的意思:口径 (词语)口径是个汉语词语,拼音kǒu jìng,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枪、炮管的内直径;线膛武器指两条相对阳线间的距离。 口径通常以毫米计算,20毫米以下的称枪,20毫米以上的称炮。出自《礼记·投壶》:“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黄县库中存一古器,口径一尺四寸五分,腹深二寸七分强。”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现所存手枪九枝……以为时久,故手枪子弹之大小,多不合於口径。”洪深·《劫后桃花》二:“碧草绿树间,暗藏着十余寸口径的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