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读音 少数民族的意思
- 少
- 数
- 民
- 族
“少数民族”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shǎo shù mín zú]
- 汉字注音:
- ㄕㄠˇ ㄕㄨˋ ㄇㄧㄣˊ ㄗㄨˊ
- 简繁字形:
- 少數民族
- 是否常用:
- 是
“少数民族”的意思
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少数民族”的单字解释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3.种族;民族:汉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语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少数民族”的相关词语
“少数民族”造句
据笔者的调查,生活在北京的少数民族在考虑终身大事时,多倾向于从城里的同族或老乡中寻找对象。
但是,改变风俗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事,并且这是少数民族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加以干涉。
安禄山之乱後,大唐虽然收紧了其民族政策,但因其长期的养痈成患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问题早已是尾大不掉了。
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那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文身断发”者,有“披发”者,与秦国人的发式有着较大区别。
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首先要随乡入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于汉族,早有先秦的“桑间濮上”青年男女之约;于少数民族,“金花”妹与“阿鹏”哥一歌定情式的暮聚朝别至今犹兴。
每年春三月,初民们像现在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一样尽情享受男欢女爱,桑间濮上,奔者不禁。
不过那些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山高水险,郎永泉能取得多大实效,还要打一个问号。
周、汉以来,北方匈奴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十六国、南北朝时,入主中原者亦多为北方少数民族贵族,至于西域诸国,以至印度,并不曾侵犯中国。
* 少数民族的读音是:shǎo shù mín zú,少数民族的意思: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族】:1.家族:宗族。合族。同族。2.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3.种族;民族:汉族。斯拉夫族。4.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语族。芳香族化合物。打工族。上班族。
据笔者的调查,生活在北京的少数民族在考虑终身大事时,多倾向于从城里的同族或老乡中寻找对象。
但是,改变风俗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事,并且这是少数民族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加以干涉。
安禄山之乱後,大唐虽然收紧了其民族政策,但因其长期的养痈成患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问题早已是尾大不掉了。
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那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文身断发”者,有“披发”者,与秦国人的发式有着较大区别。
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首先要随乡入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于汉族,早有先秦的“桑间濮上”青年男女之约;于少数民族,“金花”妹与“阿鹏”哥一歌定情式的暮聚朝别至今犹兴。
每年春三月,初民们像现在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一样尽情享受男欢女爱,桑间濮上,奔者不禁。
不过那些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山高水险,郎永泉能取得多大实效,还要打一个问号。
周、汉以来,北方匈奴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十六国、南北朝时,入主中原者亦多为北方少数民族贵族,至于西域诸国,以至印度,并不曾侵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