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读音 散文的意思

基本解释 散文 sǎnwén (1) [prose;essay] (2)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3)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辞典解释散文  sǎn wén   ㄙㄢˇ ㄨㄣˊ   不用韵、不对偶,句法参差的文章。相对于韵文及骈文而言。 反义词骈文,韵文英语 prose, essay 德语 Komposition (S)​, Prosa (S, Lit)​, Schriftstück (S)​, prosaisch (Adj)​ 法语 prose
  • sǎn
  • wén

“散文”的读音

拼音读音:
[sǎn wén]
汉字注音:
ㄙㄢˇ ㄨㄣ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散文”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散文 sǎnwén

(1) [prose;essay]

(2)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3)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辞典解释

散文  sǎn wén   ㄙㄢˇ ㄨㄣˊ  

不用韵、不对偶,句法参差的文章。相对于韵文及骈文而言。

反义词

骈文,韵文

英语 prose, essay

德语 Komposition (S)​, Prosa (S, Lit)​, Schriftstück (S)​, prosaisch (Adj)​

法语 prose

网络解释

散文 (文学体裁)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散文”的单字解释

】:[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散文”的相关词语

“散文”造句

这篇散文,形散意不散,文字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畅快,值得一读。

吴时来的诗歌、散文反映了一位正直忠贞的封建官员在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社会里的苦闷、徘徊、理想和追求,抒写了一位忠君爱民的正直人士的艰辛和苦难,表现出善于抒情、通俗典雅的艺术特征。

这篇散文,我当时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你写的这篇散文,言不由衷的话太多,所以也就没什么感染力。

一个人心浮气躁时,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个人心情低落时,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语文带给生活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

他可是文坛上的风流人物,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个时代。

从唐宋八大家到鲁迅,我们的散文传统怀着忧国忧民的一腔热血。鲁迅过人的尖锐和思辨力使散文一度发出了狮吼雷鸣之声。……人民信仰鲁迅,崇拜鲁迅,却在文字中无声无息地逃避鲁迅;鲁迅这盏民族魂的探照灯照亮了散文的旅途,但旅途上没有什么人。苏童 

退休后,别无嗜好,最喜闲来舞文弄墨,写点散文,抒发抒发情性。

晚明小品突破传统散文“微言大义”模式,把主题引向人的日常生活,注重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

爷爷最爱读诸子百家的散文

* 散文的读音是:sǎn wén,散文的意思:散文 (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