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读音 清明的意思

基本解释 清明,清明节 Qīngmíng,Qīngmíngjié [Ching Ming]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辞典解释清明  qīng míng   ㄑㄧㄥ ㄇㄧㄥˊ   清澈明净。 《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近义词清朗反义词昏暗 2.腐败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 《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汉书.卷二 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反义词昏暗 2.腐败精神清朗。 《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暗,虚 心而弱志。」 如:「神志清明」。 近义词清朗声音清澈响亮。 唐.羊士谔〈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近义词清朗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英语 Qingming or Pure Brightness, 5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节气[er4 shi2 si4 jie2 qi5] 5th-19th April,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or Tomb Sweeping Day (in early April)​, clear and bright, sober and calm, (of a government or administration)​ well ordered 法语 Pure Lumière (une des 24 quinzaines de l'année solaire - début mars)​
  • qīng
  • míng

“清明”的读音

拼音读音:
[qīng míng]
汉字注音:
ㄑㄧㄥ ㄇㄧㄥ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清明”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清明,清明节 Qīngmíng,Qīngmíngjié

[Ching Ming]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辞典解释

清明  qīng míng   ㄑㄧㄥ ㄇㄧㄥˊ  

清澈明净。
《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近义词

清朗

反义词

昏暗 2.腐败

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
《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汉书.卷二 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反义词

昏暗 2.腐败

精神清朗。
《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暗,虚 心而弱志。」
如:「神志清明」。

近义词

清朗

声音清澈响亮。
唐.羊士谔〈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近义词

清朗

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英语 Qingming or Pure Brightness, 5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节气[er4 shi2 si4 jie2 qi5] 5th-19th April,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or Tomb Sweeping Day (in early April)​, clear and bright, sober and calm, (of a government or administration)​ well ordered

法语 Pure Lumière (une des 24 quinzaines de l'année solaire - début mars)​

网络解释

清明 (汉语词汇)

清明,节气,清明节的简称,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见《荀子·解蔽》:“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清明”的单字解释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清明”的相关词语

“清明”造句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清明节这个传统又特别的节日到来了,逝者如斯,生者振奋,只想轻轻地对你说,将他默默记在心里吧!你要活的开心,让远在天国的他能够放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亲人莫断魂,逝者如斯夫,生者当怀念,莫要大伤怀,伤怀伤身体,逝者也不安,清明扫墓忙,记住少悲伤。

清明节日小长假,出门赏花,金榜题名到你家;外出踏青,身体无病一身轻;清明小长假,愿君事业一帆风顺,财源滚滚发发发。

三十而立,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三十而立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是一种心灵的标准。清明内省,自信坚定。"立"指你的一生所为,拿什么样的标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失去至亲的悲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虚度时光的悔恨。清明节,祭奠亡灵,也抚慰心灵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失去至亲的悲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虚度时光的悔恨。清明节,祭奠亡灵,别忘抚慰心灵。

清明节这天,阳光灿烂,碧空如洗。

* 清明的读音是:qīng míng,清明的意思:清明 (汉语词汇)清明,节气,清明节的简称,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见《荀子·解蔽》:“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