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的读音 申明的意思
基本解释
申明 shēnmíng
[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郑重地说明
我再度申明
辞典解释申明 shēn míng ㄕㄣ ㄇㄧㄥˊ 郑重告知或说明。 《史记.卷二五.律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儒林外史.第四回》:「出一张告示在傍,申明他大胆之处。」
近义词声明辩解、表白。 《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鱼复侯子响传》:「子响及见顺之,欲自申明,顺之不许,于射堂缢之。」 《新唐书.卷一三○.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英语 to declare, to aver, to state formally
德语 Deklaration (S)
法语 déclarer
- 申
- 明
“申明”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shēn míng]
- 汉字注音:
- ㄕㄣ ㄇㄧㄥˊ
- 简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申明”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申明 shēnmíng
[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郑重地说明
我再度申明
辞典解释
申明 shēn míng ㄕㄣ ㄇㄧㄥˊ 郑重告知或说明。
《史记.卷二五.律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儒林外史.第四回》:「出一张告示在傍,申明他大胆之处。」
近义词
声明辩解、表白。
《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鱼复侯子响传》:「子响及见顺之,欲自申明,顺之不许,于射堂缢之。」
《新唐书.卷一三○.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英语 to declare, to aver, to state formally
德语 Deklaration (S)
法语 déclarer
网络解释
申明 (汉语词语)
申明,汉语词汇。表示郑重说明、公开发表。
见《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申明”的单字解释
【申】:1.陈述;说明:申明。申请。三令五申。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五点到十七点。4.上海市的别称。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申明”的相关词语
“申明”造句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实在是自相抵触的,蔡伯喈行孝的逆境正申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现实上是皇权绝对放置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露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抵触。
不过在这里我必须事先申明,以正视听:所谓的陪女医生,这里的“陪”。
这个申明中有一点是有隙可乘的。
* 申明的读音是:shēn míng,申明的意思:申明 (汉语词语)申明,汉语词汇。表示郑重说明、公开发表。 见《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基本解释
申明 shēnmíng
[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郑重地说明
我再度申明
辞典解释
申明 shēn míng ㄕㄣ ㄇㄧㄥˊ郑重告知或说明。
《史记.卷二五.律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儒林外史.第四回》:「出一张告示在傍,申明他大胆之处。」
近义词
声明辩解、表白。
《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鱼复侯子响传》:「子响及见顺之,欲自申明,顺之不许,于射堂缢之。」
《新唐书.卷一三○.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英语 to declare, to aver, to state formally
德语 Deklaration (S)
法语 déclarer
申明 (汉语词语)
申明,汉语词汇。表示郑重说明、公开发表。见《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申】:1.陈述;说明:申明。申请。三令五申。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五点到十七点。4.上海市的别称。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实在是自相抵触的,蔡伯喈行孝的逆境正申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现实上是皇权绝对放置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露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抵触。
不过在这里我必须事先申明,以正视听:所谓的陪女医生,这里的“陪”。
这个申明中有一点是有隙可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