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的读音 螟蛉的意思

基本解释 螟蛉 mínglíng [adoptive child]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说岳全传》 辞典解释螟蛉  míng líng  ㄇㄧㄥˊ ㄌㄧㄥˊ   动物名。一种害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其类别甚多。 也称为「青虫」。 蜾蠃常捕捉螟蛉来饲养其子,古人误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己子,后因称养子为「螟蛉」。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 míng
  • líng

“螟蛉”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íng líng]
汉字注音:
ㄇㄧㄥˊ ㄌㄧㄥ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螟蛉”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螟蛉 mínglíng

[adoptive child]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说岳全传》

辞典解释

螟蛉  míng líng  ㄇㄧㄥˊ ㄌㄧㄥˊ  

动物名。一种害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其类别甚多。
也称为「青虫」。

蜾蠃常捕捉螟蛉来饲养其子,古人误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己子,后因称养子为「螟蛉」。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网络解释

螟蛉

螟蛉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 蜞蛉有子 , 蜾嬴负之 ” 这句话出自 《诗经 小雅 小宛》 。泛指稻螟蛉、棉铃虫 、 菜粉蝶等多种鳞翅目 昆虫的幼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子’比喻义子。

“螟蛉”的单字解释

】:螟虫,昆虫。一般指水稻钻心虫,如二化螟、三化螟。广义指各种钻心的蛾类幼虫。
】:1.见〔白蛉〕2.脉翅目昆虫。如草青蛉、粉蛉等。

“螟蛉”的相关词语

“螟蛉”造句

汪兆远心中欢喜,顺水推船地道:“既然相国如此喜欢碧玉小儿,不如就收他为螟蛉之子,不知尊意如何啊?”。

不能生男育女,倒要螟蛉过继,岂不好笑!

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与浑家商议,要过继他做个螟蛉之子。

以讹传讹,导致古文中把收养的义子称为“螟蛉之子”,“察物未精”的先祖们哪里想得到蜾蠃“收养”的正是自己后代的“食物”。

螟蛉之子又是什么意思?你给了钱成贯多少好处?董肖成又是怎么妨碍了你?我看你才是最大的内奸!

公子有所不知,前一阵主公进位汉中王,议立世子之事,关将军就曾言公子乃螟蛉之子,怎可继承王位。

* 螟蛉的读音是:míng líng,螟蛉的意思:螟蛉 螟蛉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 蜞蛉有子 , 蜾嬴负之 ” 这句话出自 《诗经 小雅 小宛》 。泛指稻螟蛉、棉铃虫 、 菜粉蝶等多种鳞翅目 昆虫的幼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子’比喻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