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针字的成语 (73个)
-
1
引线穿针
- 成语拼音:
-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 成语解释:
-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 成语出处: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 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2
细针密缕
- 成语拼音:
- [xì zhēn mì lǚ]
- 成语解释:
- 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
3
细针密线
- 成语拼音:
- [xì zhēn mì xiàn]
- 成语解释:
- 针线细密。比喻细致周密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山野掇拾》:“世界上原有两种人:一种是大刀阔斧的人,一种是细针密线的人。”
-
4
行针步线
- 成语拼音:
- [xíng zhēn bù xiàn]
- 成语解释:
- 比喻设计划策。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试看我行针步线,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
-
5
挑针打眼
- 成语拼音:
- [tiāo zhēn dǎ yǎn]
- 成语解释:
- 苛评,带有一定程度的敌意的批评或评论
- 成语出处:
-
6
痛下针砭
- 成语拼音:
- [tòng xià zhēn biān]
- 成语解释:
-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
7
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8
铁杵磨针
- 成语拼音:
- [tiě chǔ mó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成语出处:
-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
9
铁棒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 成语出处:
- 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
10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成语拼音: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成语出处: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11
蛇口蜂针
- 成语拼音:
- [shé kǒu fē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 成语出处:
-
12
水底捞针
- 成语拼音:
- [shuǐ dǐ lāo zhēn]
- 成语解释:
- 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成语出处:
-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
13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14
密针细缕
- 成语拼音:
- [mì zhēn xì lǚ]
- 成语解释:
- 缕:线。缝制得十分细密。比喻考虑事情极为周到
- 成语出处:
- 茅盾《夜读偶记》:“曹雪芹的这种密针细缕、曲曲折折表达出来的向前看的态度,在后四十回中却被高鹗发挥为相反的一面。”
-
15
绵里针
- 成语拼音:
- [mián lǐ zhēn]
- 成语解释:
- 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
16
磨杵作针
- 成语拼音:
- [mó chǔ zuò zhēn]
- 成语解释: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
17
磨杵成针
- 成语拼音:
- [mó chǔ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 成语出处:
- 明 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
18
金针见血
- 成语拼音:
- [jīn zhēn jiàn xuè]
- 成语解释:
-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 成语出处:
- 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
19
金针度人
- 成语拼音:
- [jīn zhēn dù rén]
- 成语解释:
- 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 成语出处:
- 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
20
见缝插针
- 成语拼音:
- [jiàn fèng chā zhēn]
- 成语解释:
- 缝:缝隙;空子。看见缝隙就插针进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 成语出处: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 针的成语,带针字的成语,包含针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