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针的成语 (22个)
-
1
如坐针毡
- 成语拼音:
- [rú zuò zhēn zhān]
- 成语解释: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 成语出处:
- 《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2
坐卧针毡
- 成语拼音:
- [zuò wò zhēn zhān]
- 成语解释:
- 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 成语出处:
- 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灵庆得命回家,十分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
3
痛下针砭
- 成语拼音:
- [tòng xià zhēn biān]
- 成语解释:
-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
4
绵里针
- 成语拼音:
- [mián lǐ zhēn]
- 成语解释:
- 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
5
砭庸针俗
- 成语拼音:
- [biān yōng zhēn sú]
- 成语解释:
-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 成语出处:
- 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 第三个字是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