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字结尾的成语 (11个)
-
1
大海捞针
- 成语拼音:
- [dà hǎi lāo zhēn]
- 成语解释:
- 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 成语出处:
-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
2
铁杵成针
- 成语拼音: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3
绵里藏针
- 成语拼音: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成语解释: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成语出处: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
4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成语出处: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5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出处:
- 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
6
引线穿针
- 成语拼音:
-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 成语解释:
-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 成语出处: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 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7
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8
铁杵磨针
- 成语拼音:
- [tiě chǔ mó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成语出处:
-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
9
铁棒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 成语出处:
- 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
10
蛇口蜂针
- 成语拼音:
- [shé kǒu fē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 成语出处:
-
11
水底捞针
- 成语拼音:
- [shuǐ dǐ lāo zhēn]
- 成语解释:
- 在水底下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成语出处:
-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
12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13
绵里针
- 成语拼音:
- [mián lǐ zhēn]
- 成语解释:
- 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
14
磨杵作针
- 成语拼音:
- [mó chǔ zuò zhēn]
- 成语解释: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
15
磨杵成针
- 成语拼音:
- [mó chǔ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 成语出处:
- 明 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
16
见缝插针
- 成语拼音:
- [jiàn fèng chā zhēn]
- 成语解释:
- 缝:缝隙;空子。看见缝隙就插针进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 成语出处: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
17
海底捞针
- 成语拼音:
- [hǎi dǐ lāo zhēn]
- 成语解释:
-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
18
滚芥投针
- 成语拼音:
- [gǔn jiè tóu zhēn]
- 成语解释:
- 芥:小草。滚动芥籽,把针投掷进小的孔眼。比喻事情进展很慢,成效小
- 成语出处: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修行虽是滚芥投针……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
19
法灸神针
- 成语拼音:
- [fǎ jiǔ shén zhēn]
- 成语解释:
- 神奇的针灸技术。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本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
20
大政方针
- 成语拼音:
- [dà zhèng fāng zhēn]
- 成语解释:
-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8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制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向国会宣布。”
* 最后一个字是针的成语,针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