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字的成语 (73个)

1

堂高廉远

成语拼音:
[táng gāo lián yuǎn]
成语解释:
堂:厅堂;廉:厅堂的侧边。比喻尊卑有定规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
2

天高地厚

成语拼音:
[tiān gāo dì hòu]
成语解释: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3

天高地迥

成语拼音:
[tiān gāo dì jiǒng]
成语解释: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成语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4

天高地下

成语拼音:
[tiān gāo dì xià]
成语解释:
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5

天高地远

成语拼音:
[tiān gāo dì yuǎn]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高远。比喻差距特别大
成语出处: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今可去觅鸾胶续断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黄泉,赤紧的天高地远。”
6

天高皇帝远

成语拼音: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成语解释: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台温处树旗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7

束之高阁

成语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成语解释: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8

束在高阁

成语拼音:
[shù zài gāo gé]
成语解释:
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
9

束置高阁

成语拼音:
[shù zhì gāo gé]
成语解释:
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
清·江藩《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10

束之高屋

成语拼音:
[shù zhī gāo wū]
成语解释:
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
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11

水涨船高

成语拼音: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成语解释:
指水位上升;船身也就随着提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长姐儿更不想到此时,水涨船高,不曾吃尽苦头,怎得修成人上人。”
12

视远步高

成语拼音:
[shì yuǎn bù gāo]
成语解释:
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
13

首下尻高

成语拼音:
[shǒu xià kāo gāo]
成语解释:
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走官阶下,首下尻高。”
14

山锐则不高

成语拼音: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成语解释: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15

识昧高卑

成语拼音:
[shí mèi gāo bēi]
成语解释:
识:见识;昧:昏暗。不懂得高下尊卑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是知牤俗昏鄙,识昧高下,不可以磨极临,而可以诚义感。”
16

驷马高车

成语拼音:
[sì mǎ gāo chē]
成语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
17

驷马高盖

成语拼音:
[sì mǎ gāo gài]
成语解释:
见“驷马高车”。
成语出处:
《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黄金白璧,重礼也;驷马高盖,荣势也。”
18

驷马高门

成语拼音:
[sì mǎ gāo mén]
成语解释: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成语出处: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19

水阔山高

成语拼音:
[shuǐ kuò shān gāo]
成语解释:
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20

手高眼低

成语拼音:
[shǒu gāo yǎn dī]
成语解释:
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成语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一卷:“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 高的成语,带高字的成语,包含高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