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字的成语 (73个)
-
1
高山流水
- 成语拼音: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成语解释: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2
兴高采烈
- 成语拼音:
- [xìng gāo cǎi liè]
- 成语解释: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成语出处: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3
秋高气爽
- 成语拼音: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成语解释:
-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
4
高屋建瓴
- 成语拼音:
- [gāo wū jiàn líng]
- 成语解释: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5
居高临下
- 成语拼音:
- [jū gāo lín xià]
- 成语解释:
- 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 成语出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
6
高瞻远瞩
- 成语拼音: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成语解释:
-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 成语出处: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
7
志存高远
- 成语拼音:
- [zhì cún gāo yuǎn]
- 成语解释:
- 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 成语出处: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纪虽小,但志存高远,可以料定他长大之后,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
-
8
德高望重
- 成语拼音: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成语解释: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9
趾高气扬
- 成语拼音:
- [zhǐ gāo qì yáng]
- 成语解释: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10
高谈阔论
- 成语拼音:
- [gāo tán kuò lùn]
- 成语解释:
- 高:大声地;阔:广阔。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多含贬义。
- 成语出处:
- 唐 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
11
才高八斗
- 成语拼音:
- [cái gāo bā dǒu]
- 成语解释:
-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 成语出处: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12
高山仰止
- 成语拼音:
- [gāo shān yǎng zhǐ]
- 成语解释: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13
至高无上
- 成语拼音:
- [zhì gāo wú shàng]
- 成语解释:
-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
14
好高骛远
- 成语拼音:
- [hào gāo wù yuǎn]
- 成语解释:
-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成语出处:
-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15
高处不胜寒
- 成语拼音:
- [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
- 成语解释:
- 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16
曲高和寡
- 成语拼音:
- [qǔ gāo hè guǎ]
- 成语解释:
-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 成语出处: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17
有志不在年高
- 成语拼音:
-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 成语解释: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 成语出处: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
18
高风亮节
- 成语拼音: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成语解释:
-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 成语出处: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19
高朋满座
- 成语拼音:
- [gāo péng mǎn zuò]
- 成语解释:
-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 成语出处:
- 唐 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20
山高水长
- 成语拼音: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成语解释:
-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 成语出处:
- 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高的成语,带高字的成语,包含高字的成语。